荡荡唐虞去日遒,孔林千载亦荒丘
出处:《荡荡》
宋 · 陆游
荡荡唐虞去日遒,孔林千载亦荒丘。
六经残缺幸可考,百氏纵横谁复忧。
释书恐非易论语,王迹其在诗春秋。
君臣父子未尝泯,吾道尚传君但求。
六经残缺幸可考,百氏纵横谁复忧。
释书恐非易论语,王迹其在诗春秋。
君臣父子未尝泯,吾道尚传君但求。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荡荡:形容广大无边。唐虞:唐尧与虞舜的并称,古代理想社会的象征。
去日:过去的时光。
遒:尽,完。
孔林:孔子及其后裔的墓地。
六经:指《诗》《书》《礼》《易》《乐》《春秋》六部儒家经典。
残缺:不完整。
幸:幸运地。
考:考证。
释书:解读佛经。
易论语:轻易地谈论孔子的言论。
王迹:王者的踪迹,这里指孔子之道。
未尝:从未。
泯:消失。
吾道:我们的道义。
但求:只希望。
翻译
宽广的唐虞时代已远去,孔林千年也变为荒凉的山丘。儒家经典虽残破,幸好还能考证,诸子百家的思想纵横,又有谁再忧虑。
解读佛经恐怕不易,孔子之道可能隐藏在《诗经》和《春秋》中。
君臣父子的关系未曾磨灭,我们的道义仍然流传,只希望你去寻找、追求它。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所作的《荡荡》,通过对唐虞时代的追忆和孔子陵寝的感慨,表达了对古代经典传承的忧虑与希望。首句“荡荡唐虞去日遒”描绘了远古盛世的辽阔气象,然而随着时间流逝,孔林(孔子墓)也成为了历史的遗迹,象征着世事变迁。接下来的诗句“六经残缺幸可考,百氏纵横谁复忧”指出尽管儒家经典有所缺失,但仍有幸得以研究,然而众多学派的兴衰无人再关心。
诗人进一步探讨了儒家经典的解读问题,认为佛教的《释书》可能并非如《论语》般深入人心,而王者之道或许隐藏在《诗经》和《春秋》之中。他强调,尽管君臣父子关系在历史中未曾消失,但社会道德风尚的传承需要人们积极追求和坚守。
整首诗以历史的沉思和现实的警醒为基调,体现了陆游对于传统文化和道德责任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