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世有百艰,胜天惟一德
出处:《曾士元求题其母节孝刘太夫人柏石画册》
清末近现代初 · 郑孝胥
处世有百艰,胜天惟一德。
移冬以作春,视此石上柏。
节母行至高,健顺实殊特。
孤嫠振门户,贻训资简策。
诸孤得其孝,母气禀自昔。
交游尽英彦,声誉竞推激。
韩苏赋此画,取义各有适。
子瞻称天命,终始介如石。
退之羡平地,枝干遂万尺。
坚贞母以之,苏论诚不易。
吾当诵韩诗,馀庆真所积。
移冬以作春,视此石上柏。
节母行至高,健顺实殊特。
孤嫠振门户,贻训资简策。
诸孤得其孝,母气禀自昔。
交游尽英彦,声誉竞推激。
韩苏赋此画,取义各有适。
子瞻称天命,终始介如石。
退之羡平地,枝干遂万尺。
坚贞母以之,苏论诚不易。
吾当诵韩诗,馀庆真所积。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末年至近代初的郑孝胥为曾士元母亲节孝事迹所绘的柏石画册题诗。诗人首先赞扬了刘太夫人高尚的品德,如同移冬为春,石上柏树般坚韧不拔。她不仅自身节操超群,还教育后代有方,使得孤儿们得以承袭她的孝道。诗中提到的"韩苏赋此画"暗指韩愈和苏轼两位大文豪也对这幅画有所赞许,各有其独特的理解。苏轼将母亲比作坚硬如石,而韩愈则可能赞赏其平凡中的伟大。诗人最后表示自己将诵读韩愈的诗篇,认为这是积累善行和美德的结果。
整首诗通过对刘太夫人的赞美,表达了对孝道的推崇和对艺术作品背后深刻人情的感慨,体现了清代文人士大夫对于道德典范的崇尚和对社会风气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