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学摛文众所推,掾州佐邑誉尤归
出处:《通直郎致仕刘楹挽词》
宋 · 周必大
殖学摛文众所推,掾州佐邑誉尤归。
羊羔德备尝缝革,神虎门高早挂衣。
斯疾顿乖今者愈,此生谁及古来稀。
遥瞻乌石冈边路,挽奠无从只泪挥。
羊羔德备尝缝革,神虎门高早挂衣。
斯疾顿乖今者愈,此生谁及古来稀。
遥瞻乌石冈边路,挽奠无从只泪挥。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殖学摛文:学术才华出众。众所推:被众人推崇。
掾州佐邑:州府官员的辅佐。
誉尤归:名声显著。
羊羔德备:像羊羔般的美德。
尝缝革:曾经缝补皮革。
神虎门:象征尊贵的门。
挂衣:悬挂衣物以示敬仰。
斯疾:这场疾病。
顿乖:突然改变。
今者愈:如今更加严重。
此生谁及:这样的生活罕见。
古来稀:古今少有。
乌石冈:地名,可能象征哀悼之地。
挽奠:遥祭。
无从:无法。
泪挥:洒泪。
翻译
他的学术才华被众人推崇,作为州府官员的辅佐,名声尤其显著。他像羊羔般美德完备,曾经缝补皮革,如今神虎门上早已挂起了他的衣物以示敬仰。
这场疾病突然让他与往常不同,如今病情更加严重,这样的生活罕见古今。
远远望着乌石冈的道路,只能遥祭,无法亲自前往,只能洒泪表达哀思。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周必大为致仕官员刘楹所作的挽词,表达了对刘楹的敬仰和对其去世的哀悼之情。首句“殖学摛文众所推”赞扬了刘楹在学术和文学上的卓越成就,深受众人推崇。次句“掾州佐邑誉尤归”进一步强调他在地方官职上也赢得了极高的赞誉。
第三句“羊羔德备尝缝革”以羊羔比喻刘楹的美德,暗示他品行端正,如同羊羔般温顺有德。第四句“神虎门高早挂衣”则象征他的仕途显赫,早年就获得了高位。然而,诗人接着笔锋一转,“斯疾顿乖今者愈”,感叹刘楹的疾病突然加重,未能如愿康复。
最后一句“此生谁及古来稀”表达了对刘楹早逝的惋惜,认为像他这样既有才德又仕途顺利的人实属罕见。最后,诗人遥望乌石冈边的路,只能含泪表达无法亲自前往祭奠的遗憾,情感深沉而感人。整首诗通过对刘楹生平的回顾和对其不幸命运的感慨,展现了对故人的深深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