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数尽长亭过闽岭,夕阳愁杀落花台全文

数尽长亭过闽岭,夕阳愁杀落花台

宋 · 林亦之
胡为春渚梦初回,却是行舟恰到来。
数尽长亭过闽岭,夕阳愁杀落花台

注释

春渚:春天的水边或洲渚,指江边或湖畔。
梦初回:刚从梦中醒来。
行舟:正在行驶的船只。
长亭:古代路边供行人休息的亭子,也常用来象征离别。
闽岭:指福建省的山岭。
夕阳:傍晚的太阳。
落花台:可能是指有大量花朵凋落的地方,也可能象征着时光流逝。

翻译

为何在春天的洲渚上刚从梦境中醒来,却发现行船恰好抵达这里。
一路数尽了长亭,越过闽岭山脉,夕阳下,愁绪笼罩着落花的平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亦之所作的《青龙陈君挽词四首》中的第三首。诗中以春天的江渚梦境与现实行程相结合,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怀念之情。

首句“胡为春渚梦初回”,以问句开篇,诗人疑惑为何在春日的洲渚上刚刚从梦中醒来,暗示了梦境与现实的对比,可能梦中与友人相聚或共度春光,而现实中却已物是人非。

次句“却是行舟恰到来”进一步揭示了情境,诗人正在舟中行进,恰好途经梦中的地方,这不仅是空间上的重叠,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交汇点。

“数尽长亭过闽岭”描绘了舟行过程中的景象,长亭象征离别,闽岭则代表了地理上的距离,诗人似乎在计算着与友人分别的长亭和越过的山岭,寓含了对逝去时光和遥远路途的感慨。

最后一句“夕阳愁杀落花台”,以夕阳和落花作为哀愁的象征,落花凋零,夕阳西下,这些意象共同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故去的陈君无尽的哀思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

整首诗通过梦境与现实的交织,以及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亡友的深切怀念和人生的无常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