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嗟人惠夺,宋迟德恩敷
出处:《资政王侍郎南京留守》
宋 · 梅尧臣
百世兴王地,乘时已建都。
离宫万户寄,京邑四方模。
尹以名臣择,朝仍宿哲俞。
果资卿属重,将俾国人苏。
迎饯车交辙,奔驰士结途。
许嗟人惠夺,宋迟德恩敷。
日月天闱近,山河地势趋。
压城隋柳密,开苑汉池枯。
文物希前代,讴歌得大儒。
邹枚迹虽古,宾从岂今无。
离宫万户寄,京邑四方模。
尹以名臣择,朝仍宿哲俞。
果资卿属重,将俾国人苏。
迎饯车交辙,奔驰士结途。
许嗟人惠夺,宋迟德恩敷。
日月天闱近,山河地势趋。
压城隋柳密,开苑汉池枯。
文物希前代,讴歌得大儒。
邹枚迹虽古,宾从岂今无。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兴王:国家兴起、帝王兴起。乘时:顺应时势。
离宫:皇家宫殿。
京邑:京城。
尹:古代官职,相当于宰相。
宿哲:德高望重的前辈。
卿属:朝廷重臣。
国人苏:国家复苏。
迎饯:迎接和送别。
车交辙:车轮交错,形容繁忙。
日月天闱:比喻接近天庭。
压城:环绕城市。
文物:历史文化遗产。
邹枚:古代贤人。
翻译
历经百世的兴盛之地,顺应时机已经建立都城。皇宫拥有万户之多,成为全国的模范和典范。
选择有声望的大臣担任要职,朝廷仍然依赖着老成持重的贤哲。
确实因你们的威望而加重了国家的分量,将使国民重新振兴。
迎接和欢送的车辆络绎不绝,士人们奔走相告,结伴同行。
感叹人们的恩惠被剥夺,宋国期待着美德和恩泽的广泛施予。
接近天庭的日月,江山形势向着这里发展。
隋朝的城墙边柳树繁密,汉代的园林池塘已干涸。
文物珍品稀有,如同前朝,但仍有大儒赞颂吟唱。
邹枚这样的贤人虽然年代久远,但今天的宾客随从难道就不存在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标题为《资政王侍郎南京留守》。诗中,诗人赞美了南京作为历朝兴王之地,不仅历史悠久,且在当今时代依然具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皇室离宫的所在,更是全国的模范京邑。作者强调了选择贤能尹相和朝廷宿老的重要性,认为这些举措有助于国家的振兴和百姓的复苏。
诗人描绘了南京人民热烈欢迎和追随留守官员的场景,表达了对仁政的期待和对德行恩泽的渴望。他进一步描述了南京的自然风光,如隋代的柳林繁密,汉代的池苑荒废,暗示着历史变迁。同时,诗人赞扬了南京的文化文物和人才辈出,提及了邹枚这样的古代学者,也暗示了当代仍有杰出人物。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南京的历史地位、政治气象以及文化特色,展现了对资政王侍郎南京留守的敬意和对其治理能力的肯定,同时也寄寓了对国家繁荣和人民福祉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