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麻衣揖昌黎,白马出孤城全文

麻衣揖昌黎,白马出孤城

古之独行人,治不尚其名。
以孝为治本,慈卫发天诚。
潮山凌阜耳,潮水仅盈盈。
有公巨灵蹠,山耸水则泓。
察公落落志,贵以先民程。
守道以守官,豹饰俨葱珩。
秩理最仍理,持之天下平。
譬诸手与器,相习得其平。
庭坚信才子,天心不可明。
严冬雨雪下,鸡骨支短擎。
麻衣揖昌黎,白马出孤城
遥遥京岘路,离离别绪萦。
青舫沧江上,手泽摇素旌。
公来潮山寺,公去潮水清。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谢元汴为贺瞻度司理晋升廷评,同时送别扶萍庵先生棺柩归乡而作。诗中赞扬了贺瞻度司理的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以及他以孝为本、慈爱为怀的治国理念。

诗的开头“古之独行人”,借用了古人独立行走的形象,象征贺瞻度司理的独立人格和高洁品质。接着“治不尚其名”表明他注重实际治理而非追求虚名。接下来的“以孝为治本,慈卫发天诚”表达了他以孝道作为治理的基础,以慈爱之心对待百姓,体现了他的仁政思想。

“潮山凌阜耳,潮水仅盈盈”运用比喻手法,将贺瞻度司理比作能够使山峰显得渺小、潮水变得平静的巨灵,形象地描绘了他的影响力和治理能力。接下来“有公巨灵蹠,山耸水则泓”进一步强调了他的存在对环境的正面影响。

“守道以守官,豹饰俨葱珩”赞扬了贺瞻度司理坚守正道,以道德规范自己的行为,如同豹饰般庄重,又如葱珩般优雅。这反映了他对官职的尊重和对自己行为的严格要求。

“秩理最仍理,持之天下平”指出他处理政务时公正无私,能够维持社会的和谐稳定。接下来的“譬诸手与器,相习得其平”通过类比,说明了他在治理过程中如同手与器相互配合,达到平衡的效果。

“庭坚信才子,天心不可明”表达了对贺瞻度司理才能的认可,同时也暗示了天意难测,但他的才能是显而易见的。接下来的“严冬雨雪下,鸡骨支短擎”描绘了在艰难环境下,贺瞻度司理依然坚强不屈的形象。

“麻衣揖昌黎,白马出孤城”描绘了贺瞻度司理离开时的场景,麻衣代表朴素,昌黎是古代文人,这里可能象征着对知识和文化的尊重。白马出孤城则暗示了他离开的孤独和壮烈。

“遥遥京岘路,离离别绪萦”表达了对贺瞻度司理离去的不舍之情,京岘路象征着遥远的距离,离离别绪则表达了深深的离愁别绪。

“青舫沧江上,手泽摇素旌”描绘了贺瞻度司理离开后,留下的是他治理的痕迹,如同青色的船只在苍茫的大江上航行,手泽则是他留下的治理成果,素旌则象征着纯洁和高尚。

最后“公来潮山寺,公去潮水清”总结了贺瞻度司理的到来使得潮山寺清净,离去后潮水也变得更加清澈,形象地表达了他对地方的深远影响和贡献。

整首诗通过对贺瞻度司理的赞美,不仅展现了他对治理的深刻理解,也表达了对他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