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零风尘际,?作穷独叟
出处:《谕内》
金末元初 · 杨奂
天地具此身,胚胎乃潜受。
甚者感异类,焉敢计妍丑。
冠盖传百世,万求无一售。
所以孟轲氏,立言痛无后。
飘零风尘际,?作穷独叟。
四年四悬弧,吉兆自申酉。
顾我果何人,报施嗟已厚。
今冬复尔耳,喜在得分剖。
女亦吾所出,胡为生可否。
天下尽男子,无姑卒无妇。
伏羲画八卦,错综定奇偶。
阿驹才五岁,见客谨拜叩。
稍稍爱纸笔,门户知可守。
女生愿有家,教之奉箕帚。
乘龙非所期,随分逐鸡狗。
甚者感异类,焉敢计妍丑。
冠盖传百世,万求无一售。
所以孟轲氏,立言痛无后。
飘零风尘际,?作穷独叟。
四年四悬弧,吉兆自申酉。
顾我果何人,报施嗟已厚。
今冬复尔耳,喜在得分剖。
女亦吾所出,胡为生可否。
天下尽男子,无姑卒无妇。
伏羲画八卦,错综定奇偶。
阿驹才五岁,见客谨拜叩。
稍稍爱纸笔,门户知可守。
女生愿有家,教之奉箕帚。
乘龙非所期,随分逐鸡狗。
鉴赏
这首诗是金末元初诗人杨奂的《谕内》,通过对生命、性别和命运的思考,表达了对子女教育的期望。诗中首先强调了生命的奇妙和不凡,即使是平凡人,也有其独特的价值。接着提到孟子的忧虑,担心后代无法传承美德,诗人自己也感到了人生的飘零与孤独。
诗人感慨自己四个儿子的出生,认为这是吉祥的预兆,尽管他自己并不确定自己的身份和责任。他反思自己的生活,意识到已经得到了许多恩惠,现在期待能正确引导女儿,让她明白女子也有持家和尽职的职责。诗人并未抱有过高的期望,认为女儿嫁为人妇是自然之事,但更希望她能安于平凡,像鸡犬一样随遇而安。
整首诗语言朴素,情感深沉,体现了诗人对家庭和社会角色的独特见解,以及对子女教育的严肃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