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嫁难完须大耋,妻孥若弃即长林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渊明旷达但长吟,有子贤愚不系心。
婚嫁难完须大耋,妻孥若弃即长林。
黄头幼稚君能托,绿髓仙真我欲寻。
根向太山如久结,孤生竹筱自森森。
婚嫁难完须大耋,妻孥若弃即长林。
黄头幼稚君能托,绿髓仙真我欲寻。
根向太山如久结,孤生竹筱自森森。
鉴赏
此诗由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名为《佟声远友兄爱予第四儿明渲特甚求养为己子病中赋诗六章敬以托之(其四)》。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佟声远对其幼子明渲深厚情感的理解与赞赏,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子女养育的深思熟虑。
首句“渊明旷达但长吟”,借用了东晋诗人陶渊明的旷达性格,暗示诗人对子女教育的宽广视野和超脱心态。接着,“有子贤愚不系心”表明了诗人认为子女的才智高低不应成为父母情感的负担,体现了其对子女成长的宽容态度。
“婚嫁难完须大耋,妻孥若弃即长林”两句,通过描述子女成家立业的不易和可能面临的困境,以及在困难面前家庭成员间应相互扶持,共同面对挑战。这里“大耋”指年老,“妻孥”指妻子和儿女,整体表达了对家庭责任的深刻理解。
“黄头幼稚君能托,绿髓仙真我欲寻”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子女比作需要照顾的幼童,而诗人则渴望寻找像仙人般智慧与灵性的指引,既表达了对子女成长的期待,也体现了诗人对自我提升的追求。
“根向太山如久结,孤生竹筱自森森”最后两句,以自然界的景象为喻,形象地描绘了子女如同山中久结的树根,虽然孤独生长,却能自成一片茂密的竹林,象征着子女虽独立成长,但最终会成为家族的骄傲与支柱。同时,这也寄托了诗人对子女未来能够茁壮成长、有所成就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子女教育的深思,也有对家庭责任的深刻理解,同时融入了个人对子女成长的期待与祝福,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人生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