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将华皓嗤童习,更采玄文扁此庐
出处:《题老学道院 其三》
宋 · 马廷鸾
白日临晨老可娱,平生有味太玄?。
莫将华皓嗤童习,更采玄文扁此庐。
莫将华皓嗤童习,更采玄文扁此庐。
注释
白日:清晨的太阳。临晨:清晨来临。
老可娱:老年生活也可自得其乐。
太玄?:极深奥的哲理(此处可能指道教的《道德经》等玄学思想)。
华皓:洁白如皓月的头发,代指年老。
嗤童习:嘲笑年轻人的习惯(可能指对传统观念的坚守)。
玄文:深奥的文字或理论。
扁此庐:装饰这个居所(扁,悬挂,此处可能指挂上富含哲理的字画)。
翻译
清晨的阳光照耀着我这老者,也带来了乐趣。一生中,我深深品味着深奥的哲理。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马廷鸾的作品,名为《题老学道院(其三)》。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老子道家的研究和向往之情。
首句“白日临晨老可娱”,表达了诗人在早晨阳光明媚时,对老子的哲理感到愉悦和享受。这不仅是对时间的描绘,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喜悦。
接下来的“平生有味太玄?”,则是一个问题。这里的“平生”指的是一生的时光,“有味”意味着诗人从中找到了乐趣和深意,而“太玄”则是老子的《道德经》中的概念,代表了宇宙的本源和哲学的最高境界。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老子哲理的探索和理解,以及这种探索带给他的深刻体验。
第三句“莫将华皓嗤童习”,提醒人们不要将那些浮华的、世俗的知识强加于儿童,而应该让他们保持纯真。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于教育的看法,认为应顺其自然,不应过早地施加复杂和沉重的学问。
最后一句“更采玄文扁此庐”,表达了诗人的愿望,即希望能够更加深入地采撷老子的玄妙文字,并在自己的书房(庐)中研习。这里的“玄文”指的是老子《道德经》中的深奥教诲,“扁此庐”则是诗人希望将这些智慧的结晶融会到自己平日的学习和生活之中。
总体来说,这首诗展现了作者对于哲学、教育以及个人修养的思考,也透露出对老子道家思想的深刻理解和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