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于主人实无负,主人于草宜何如
出处:《勿去草》
宋 · 王安石
勿去草,草无恶,若比世俗俗浮薄。
君不见长安公卿家,公卿盛时客如麻。
公卿去后门无车,惟有芳草年年佳。
又不见千里万里江湖滨,触目凄凄无故人。
惟有芳草随车轮。
一日还旧居,门前草先锄。
草于主人实无负,主人于草宜何如。
勿去草,草无恶,若比世俗俗浮薄。
君不见长安公卿家,公卿盛时客如麻。
公卿去后门无车,惟有芳草年年佳。
又不见千里万里江湖滨,触目凄凄无故人。
惟有芳草随车轮。
一日还旧居,门前草先锄。
草于主人实无负,主人于草宜何如。
勿去草,草无恶,若比世俗俗浮薄。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勿去:不要除去。草:草。
无恶:并无恶意。
长安:古代都城长安。
公卿:高级官员。
客如麻:宾客众多。
去后:失势后。
门无车:门前冷落。
惟有:只有。
芳草年年佳:青草依旧繁茂。
江湖滨:江河湖海边。
触目凄凄:触景生情,凄凉。
故人:老朋友。
随车轮:伴着车轮。
旧居:故居。
实无负:并无亏欠。
宜何如:应如何对待。
勿去:不要除去。
无恶:并无恶意。
翻译
不要除去草,草并无恶意,如同世俗中轻浮之人。你没看见长安的达官贵人家,当他们权势鼎盛时,宾客如云。
一旦他们失势,门前冷落,只有青草依旧繁茂。
再看那千里之外的江湖边,触目所及皆是凄凉,没有老友相伴。
唯有青草伴着车轮,当你回归故居,门前的草早已被清除。
对于主人,草并没有亏欠,那么主人对草又该怎样看待呢。
不要除去草,草并无恶意,如同世俗中轻浮之人。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逝者不朽的哀思和对世态变迁的感慨。诗中以勿去草为喻,反映出人间的无常和物是人非的悲凉。王安石通过对比长安公卿家盛衰的描述,以及千里万里的江湖滨触发的凄凉情怀,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和往昔友人的思念之情。
勿去草一词,不仅是自然景物的描写,更承载着诗人对于世事变迁、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诗中反复强调“勿去草,草无恶”,通过对比世俗浮薄的人心和不带恶意的草,抒发了诗人对人性的思考和对自然界持久而不变特性的赞美。
此外,主人与草之间的关系也是一种隐喻。主人锄去门前的草,而草于主人“实无负”,这象征着世间的功名利禄与个人的努力付出之间的关系,反映了诗人对于功名和个人价值实现的思考。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和人性的感悟,是一篇充满哲理和情感的古典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