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有朝霖雨破空来,扶犁我亦甘从役全文

有朝霖雨破空来,扶犁我亦甘从役

天时苦旱已累月,雷不发声电匿迹。
欲凭神牒召龙神,大霈甘霖下膏泽。
谁道神龙是卧龙,千呼不出龙宫宅。
簇簇秧苗半槁枯,可怜愁蹙三农额。
三农无计相旁皇,泥首乞天助将伯。
然而天意殊茫茫,不把天机预关白。
我思昔日明社墟,连岁灾祲千里赤。
老弱沟壑壮四方,鸷鸟盘空鹰振翮。
尽胁饥民起揭竿,空劳天子虚前席。
为丛驱雀渊驱鱼,此中岂是人谋力。
方今蛮触十馀秋,干戈扰攘无宁刻。
郁为戾气伤天和,无怪天人相捍格。
一夫不获谁之辜,况乃百夫无一获。
省中昨下官书急,索粮如索逋逃客。
那管寅年与卯年,万取千焉千取百。
杞人忧天人笑痴,我为忧时愁未释。
一线之望寓生机,只此区区数晨夕。
安得力士倾天瓢,须臾平地水深尺。
纳税输征裕饷源,长官始负保民责。
有朝霖雨破空来,扶犁我亦甘从役

鉴赏

这首诗以忧旱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干旱灾害的深切忧虑以及对雨水的热切期盼。诗中描绘了长时间干旱导致的自然景象和农业生产困境,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天气变化的依赖与敬畏之情。

首句“天时苦旱已累月”,点明了干旱时间之长,暗示了自然界的异常状态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接着,“雷不发声电匿迹”形象地描绘了干旱期间缺乏降水的现象,进一步强调了干旱的严重性。

诗人试图通过“神牒”召唤龙神降雨,体现了古人对自然力量的崇拜与利用,同时也流露出对神灵的期待与无奈。面对干旱带来的农作物枯萎,农民们愁眉不展,表达了对生存困境的焦虑。

诗中提到“三农无计相旁皇”,生动描绘了农民在干旱面前束手无策的绝望情绪。他们“泥首乞天助将伯”,向天祈求援助,展现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谦卑与求助之心。

然而,天意似乎难以捉摸,“不把天机预关白”,暗示了自然界规律的复杂与不可预测。诗人联想到历史上的灾荒,描述了老弱病残的悲惨境遇,以及人们为了生存而采取的极端行动,如“尽胁饥民起揭竿”。

诗中还提到了政治层面的问题,如“空劳天子虚前席”,反映了统治者在面对自然灾害时可能的无力感与局限性。诗人批判了某些决策者的短视与不负责任,指出“为丛驱雀渊驱鱼,此中岂是人谋力”,表达了对社会管理与资源分配的反思。

进入清代,诗中提及“方今蛮触十馀秋,干戈扰攘无宁刻”,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背景,进一步强调了干旱对社会稳定的影响。诗人认为,这种灾难不仅是自然现象,也与社会环境紧密相关。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雨水的渴望,希望“一朝霖雨破空来”,能够带来生机与希望。他设想了理想的解决方案,包括“纳税输征裕饷源”,即通过合理的税收制度保障民生,以及“安得力士倾天瓢”,象征性地表达了对能够倾倒天降甘霖的力量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描绘,也有对社会问题的深入思考,体现了诗人对人民疾苦的关怀与对理想社会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