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寒迟应节,天变勇飞沙
出处:《寒露日阻风雨左里诗》
宋 · 曹彦约
久谓热当雨,兹来归近家。
露寒迟应节,天变勇飞沙。
瓮白应浮酒,篱黄可著花。
一江三十里,直欲问仙槎。
露寒迟应节,天变勇飞沙。
瓮白应浮酒,篱黄可著花。
一江三十里,直欲问仙槎。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久:长时间。谓:认为。
热:炎热。
当:应当。
雨:下雨。
兹:现在。
来:回来。
归:回归。
近:接近。
家:家乡。
露:露水。
寒:寒冷。
迟:延后。
应:符合。
节:季节。
天变:天气变化。
勇:猛烈。
飞沙:卷起沙尘。
瓮:酒瓮。
白:泛白。
应:预示。
浮:浮起。
篱:篱笆。
黄:黄色。
可:可以。
著:种植。
一江:一条江。
三十里:三十里长。
直:直接。
欲:想要。
问:询问。
仙槎:仙人的航船。
翻译
长久以来都说炎热应当下雨,这次回来接近家乡。露水寒冷似乎延后了季节,天气变化中狂风卷起沙尘。
酒瓮泛白预示着美酒将浮,黄色的篱笆适合种花。
一江直通三十里,真想乘船去寻找仙人的航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曹彦约在寒露节气遭遇风雨阻隔,未能如预期般回家的情景。他原以为炎热天气应当下雨,但此刻却感受到露水的寒冷,似乎与季节的转换不符。诗人以"天变勇飞沙"形容风雨之大,展现了自然环境的恶劣。
诗中提到的"瓮白应浮酒,篱黄可著花",则转而展现出诗人对家中温馨生活的想象和期待:酒瓮中的酒因天气凉而泛起白色泡沫,篱笆上的菊花在风雨中仍能保持黄色,显示出坚韧的生命力。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家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最后,"一江三十里,直欲问仙槎"表达了诗人渴望乘船逆流而上,寻找仙槎(传说中的仙人所乘的木筏)的心情,寓意着他对超脱尘世、寻求理想境界的追求。整首诗寓情于景,既有现实的困境,又有理想的寄托,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丰富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