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李盘根大,猗兰奕叶光
守祧严具礼,掌节镇非常。
碧瓦初寒外,金茎一气旁。
山河扶绣户,日月近雕梁。
仙李盘根大,猗兰奕叶光。
世家遗旧史,道德付今王。
画手看前辈,吴生远擅场。
森罗移地轴,妙绝动宫墙。
五圣联龙衮,千官列雁行。
冕旒俱秀发,旌旆尽飞扬。
翠柏深留景,红梨迥得霜。
风筝吹玉柱,露井冻银床。
身退卑周室,经传拱汉皇。
谷神如不死,养拙更何乡。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极:极高。玄都閟:隐藏的神秘宫殿。
凭虚:凭借虚空。
禁禦:守护。
祧:宗庙。
掌节:掌握权柄。
碧瓦:碧绿色屋瓦。
金茎:金色柱子。
绣户:精致门户。
雕梁:雕饰的梁柱。
仙李:神话中的仙人李树。
猗兰:兰花。
世家:世家历史。
道德:道德教诲。
吴生:吴姓艺术家。
擅场:擅长领域。
森罗:众多景象。
地轴:天地轴线。
龙衮:龙袍。
雁行:官员行列。
冕旒:皇冠。
旌旆:旗帜。
翠柏:翠绿的柏树。
红梨:红色梨树。
风筝:风筝。
玉柱:露水凝结的柱子。
周室:周朝。
汉皇:汉代皇帝。
谷神:谷神。
养拙:养性。
翻译
极高的宫殿隐藏着神秘,凭借虚空守护着无尽的疆域。祭祀祖先的仪式严谨庄重,掌握权柄以维护非常时期的秩序。
碧绿色的屋瓦感受初秋的微寒,金色的柱子象征着天地之气。
山河美景映衬着精致的门户,日月星辰仿佛近在雕梁之间。
仙人李树根深叶茂,兰花繁盛光彩照人。
世家的历史遗留下来,道德的教诲交付给当今的君王。
画家们欣赏前人的杰作,吴姓艺术家尤为出色。
众多景象仿佛移动了天地的轴线,艺术之美触动宫墙。
五位圣人穿着龙袍,百官排列成雁行队伍。
皇冠和仪仗都熠熠生辉,旗帜随风飘扬。
翠绿的柏树深深留住阳光,红色的梨树远离霜雪。
风筝在空中飞舞,露水凝结成冰的床铺。
我选择谦逊退隐,如同周朝的臣子,敬奉汉皇的教化。
如果谷神永生不灭,我该何处寻找养性之地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宏伟壮观的宫殿图景,通过对建筑物、自然景观和祭祀活动的细腻刻画,展现了盛世之美与帝王威仪。诗人以精湛的笔触,传达出对皇权的尊崇以及对历史文化遗产的赞美。
首句“配极玄都閟,凭虚禁禦长”即设定了全诗的宏大气势,“配极”二字已显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而“凭虚禁”则是对宫殿位置选择之神秘与庄严的描写。
接下来的几句:“守祧严具礼,掌节镇非常。碧瓦初寒外,金茎一气旁。”通过“守祗”、“掌节”等词语,我们感受到一种仪式化、规范化的气氛,而“碧瓦”与“金茎”的并列,则是对建筑材料和结构之美的赞赏。
诗中还穿插了自然景观,如“山河扶绣户,日月近雕梁。”这一句,不仅衬托出宫殿的宏伟,更使得整体画面生动起来。接着,“仙李盘根大,猗兰奕叶光”则是对植物景致的描绘,它们或许象征着某种精神追求。
在“世家遗旧史,道德付今王。”这一句中,诗人表达了对历史传承和道德继承的重视,这不仅是对皇权的认同,也反映出诗人对于文化传统的珍视。
后半首诗继续展现了宫廷生活的繁华与庄严,如“画手看前辈,吴生远擅场。”中的“画手”、“前辈”和“吴生”,都是对艺术成就的赞誉。而“森罗移地轴,妙绝动宫墙。”则是对建筑装饰之精美的描绘。
最后几句:“五圣联龙衮,千官列雁行。冕旒俱秀发,旌旆尽飞扬。”通过对皇帝服饰和仪仗队伍的细节描述,诗人再次强调了皇权的威严与庄重。
全诗结束于“翠柏深留景,红梨迥得霜。风筝吹玉柱,露井冻银床。”这一自然景观与宫廷生活的交织之中,传递出一种超脱尘世、达观自在的情怀。而最后两句:“身退卑周室,经传拱汉皇。谷神如不死,养拙更何乡。”则是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历史的敬仰,以及对于个人功名与归宿的淡然态度。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其丰富的意象和精美的文字构建了一幅皇家庙宇的壮丽画卷,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传统文化、帝王威仪以及个人精神追求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