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可伤心处,身危及犴圜
出处:《书联翁病中属言后》
明 · 杨爵
最可伤心处,身危及犴圜。
青天临潞水,白日照燕山。
各有险夷路,谁无生死关。
老翁书片纸,流泪不能看。
青天临潞水,白日照燕山。
各有险夷路,谁无生死关。
老翁书片纸,流泪不能看。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爵在友人病重时所作,表达了对生命脆弱与无常的深刻感慨。诗中通过描绘“青天”、“白日”、“潞水”、“燕山”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辽阔而深邃的背景,以此反衬出人生的短暂与命运的不可预知。
首句“最可伤心处,身危及犴圜。”直接点明了主题,将生命的脆弱与危险置于读者眼前,暗示了友人病情的严重。“身危及犴圜”中的“犴圜”可能是指牢狱或困境,暗喻了生命的困境与挣扎。
接着,“青天临潞水,白日照燕山。”两句以壮丽的自然景观为背景,展现了一种超脱于日常琐碎的宏大视野,同时也隐含着对生命中美好瞬间的珍惜与怀念。然而,这样的美景与生命中的苦难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悲剧色彩。
“各有险夷路,谁无生死关。”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指出每个人的生命旅程都充满了挑战与不确定性,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生死都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共同课题。这种普遍性使得诗歌具有广泛的共鸣。
最后,“老翁书片纸,流泪不能看。”以一位老翁的形象收尾,他或许代表了诗人自己,也可能是友人的父亲或其他关心者。这一形象的出现,不仅增添了情感的深度,也强化了对生命脆弱性的反思。老翁书写的一片纸,可能是遗言或是对逝去亲友的思念,其“流泪不能看”则表达了深深的哀痛与不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生命脆弱与无常的深刻探讨,以及对自然美景与人生苦难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和对逝去亲友的深切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