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巧不得近瑶台,拙不能保家室全文

巧不得近瑶台,拙不能保家室

出处:《和永叔鸣鸠诗
宋 · 刘敞
晴鸠欢求雌,雨鸠闹逐妇。
天地有晴阴,嗟尔何欣复何怒。
柔桑如云春暮时,吴蚕半眠紫葚肥。
食不过数粒,寝不过一枝。
妇子相安可以老,何用汲汲合且离。
雷公号呼风伯舞,天借之权作霖雨。
可怜汝愚终不省,反室于怒谁哀汝。
昔人恶尔巧,今人笑尔拙。
巧不得近瑶台,拙不能保家室
尔巧尔拙非汝情,天机回阖难自平,世人假尔推阴晴。

鉴赏

这首诗以鸣鸠为题,描绘了它们在晴天与雨天的不同行为,以此隐喻人类情感的复杂性。诗人通过鸣鸠的“欢求雌”与“闹逐妇”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界中生物对伴侣的追求与争夺,同时也暗含了人类社会中情感纠葛的影射。

诗中提到“天地有晴阴”,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象征着人生境遇的多变。接着,诗人以柔桑与吴蚕为例,强调了生活中的简单与满足,指出人们只要相互安好,便无需过分忧虑婚姻的稳定与否。

“雷公号呼风伯舞,天借之权作霖雨”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自然界的风雨变化,暗示了命运的不可预测性和力量的强大。诗人借此表达了对鸣鸠盲目愤怒的讽刺,认为它们不懂得珍惜眼前的美好,反而因一时的情绪波动而痛苦不已。

最后,“昔人恶尔巧,今人笑尔拙”揭示了社会对个体行为的评价标准,指出那些在复杂环境中灵活应对的人可能被视为狡猾,而那些坚守本分、行事直率的人则可能被认为是愚蠢。诗人通过这一对比,探讨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评价的相对性。

整首诗以鸣鸠为载体,巧妙地融入了自然现象、生活哲理和社会评价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情感和人性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