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矫心以循理兮,殆其沃水而胜火全文

矫心以循理兮,殆其沃水而胜火

出处:《录梦篇 其一
宋 · 黄庭坚
春风乱思兮吹管弦,春日醉人兮昏欲眠。
却万物而观性兮,如处幽篁之不见天。
试纵神而不御兮,如有顺心之洒然。
委蜩甲而去化,乘白云而上仙。
因天倪而造适,观众妙之玄玄。
风门阊阖而进予,帝示予以化物之甄。
予撼玄关而去牡,帝宴笑以忘言。
吾见万灵朝明庭兮,冠佩如云烟。
名声毁誉之观兮,差无以异乎人间。
息心于慕膻之蚁,会理于止水之渊。
与我游物之初兮,曰是可以解而县。
不知其所以得兮,而冷然似有所存。
归占梦灵兮,盖天振吾过。
矫心以循理兮,殆其沃水而胜火
故喜曲辕之栎以得祥,惊主人之雁以近祸。
离水火而天兮,乃得使实自我。
荡然肆志兮,又乌知可乎不可。

注释

管弦:乐器。
幽篁:幽深的竹林。
神:心灵。
化物:万物变化。
玄关:神秘的入口。
牡:束缚。
万灵:万物生灵。
慕膻:向往腥味。
止水:平静的水面。
离水火:超脱世俗。
乌知:怎能知道。

翻译

春风扰乱思绪,吹动管弦,春日醉人心扉,使人昏昏欲睡。
在万物中观察本性,如同身处竹林,看不见天空。
尝试放纵心灵,不加约束,仿佛顺心自在。
舍弃蝉壳般的束缚,随白云升仙而去。
顺应自然法则,欣赏深奥的万物奥秘。
风推开门窗让我进入,天帝展示万物变化的道理给我看。
我触动玄妙之门,摆脱束缚,天帝欢笑,无需言语。
我看见万物在明亮的殿堂朝拜,服饰如云烟缭绕。
名声的好坏,与人间并无太大差别。
在对名利的追求中静心,如同蚂蚁向往腥味,在止水中领悟真理。
与万物初识,明白这是解脱之道。
不明白为何得到,却感到心中有所留存。
回归梦境,天帝震动我的过错。
矫正心意遵循道理,或许能像灭火一样战胜欲望。
因此,我欢喜弯曲的车轮上的橡木带来吉祥,却因惊动主人的雁引来灾祸。
离开水火,才能明白一切皆由我掌控。
放任自我,又怎能分辨何为可行,何为不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录梦篇(其一)》,通过对梦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哲理的独特感悟。首句“春风乱思兮吹管弦,春日醉人兮昏欲眠”以春风和煦、春日醉人的景象开篇,引出内心思绪纷飞的状态。接下来,“却万物而观性兮,如处幽篁之不见天”,诗人通过置身竹林的隐喻,表达超脱尘世、洞察自性的追求。

“试纵神而不御兮,如有顺心之洒然”表达了随心所欲的自由境界,而“委蜩甲而去化,乘白云而上仙”则寄托了对仙道的向往。诗人进一步领悟到顺应自然、随遇而安的智慧,“因天倪而造适,观众妙之玄玄”。

梦境中,诗人仿佛进入天宫,感受到造化的神奇,“风门阊阖而进予,帝示予以化物之甄”。然而,他也意识到名声毁誉如同人间,须淡然看待。“息心于慕膻之蚁,会理于止水之渊”,表明他已超脱名利,追求内心的平静。

最后,诗人感慨“不知其所以得兮,而冷然似有所存”,在梦境中得到了某种启示,明白要遵循道理,如“矫心以循理兮,殆其沃水而胜火”。他从梦境中醒来,认识到生活中的取舍与平衡,以及保持谦逊和谨慎的重要性。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黄庭坚在梦境中寻求人生真谛的探索精神,以及对自然与人性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