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版原文
臣闻伏羲画卦朴且淳,苍颉迼字初有文。
大篆小篆八分体,楷隶章草何纷纭。
因兹八法各有要,遂使六艺区以分。
其中最难惟草圣,玄妙功夫自天性。
又闻关雎本王化,四始洋洋风化下。
比兴赋颂六义分,乃有变风兼变雅。
仲尼删後屈平作,郢客李陵斗名价。
古来诗道难得人,其唱弥高和弥寡。
如今草圣与雅言,尽在吾皇万机暇。
元年十月近乾明,崇文院静寒霜晴。
直庐日午雠书罢,闲曳朱衣遶砌行。
中使传宣来上界,忙把鱼须下阶拜。
宝函钿轴光陆离,御札文书御制诗。
折腰汗流魄骇聊一窥。
急就章,何纵横,
蓝田种玉苗初成。
雪花洒破烟岚壁,
黑云漏出天汉星。
乍似鲛人泣下珠无数,
错落晶荧满盘贮。
又似大鲸吞尽沧海波,
查牙露出珊瑚树。
朱邸集,
何清奇,仙风撼动琼林枝。
汉皇休道白云句,穆满虚吟黄竹诗。
乍似三春直上伯阳台,熙熙物华当眼开。
又似十洲夜伴王母宴,鸶歌凤吟次第来。
小臣再拜受一轴,捣纸抄诗抄未足。
焚香朝向天日看,执简夜对星辰读。
臣见高宗飞帛亦有名,笛迹往往颁公卿。
所得不过三五字,当时臣子犹为荣。
又见玄宗诗什颇留意,吟咏时时成御制。
属和止于一两篇,至今史册犹为贵。
若徵往事比明时,万分之一徒尔为。
未如我四十三纸圣人作,一百二章天子诗。
永为家宝藏书箧,岂让西方贝多叶。
且教世世传子孙,长与皇家作臣妾。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禹偁的作品,名为《谢宣赐御草书急就章并朱邸旧集歌》。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颂扬皇帝诗艺与赐给臣子书法的诗篇。
诗中引用了伏羲画卦、苍颉造字等古代文化典故,展示了作者对中国古文字和文明起源的尊重和了解。通过“大篆小篆八分体,楷隶章草何纷纭”几句,诗人表达了对书法流变和各类书体的熟知。
紧接着,“因兹八法各有要,遂使六艺区以分”则进一步强调了书法在六艺中独特的地位。这里所谓“八法”,可能指的是书法中的八种基本笔画,而“六艺”则是儒家教育中的六个基本学科,即礼、乐、射、御、书、数。
诗人对草圣的赞誉,体现了他对于草书艺术的崇敬之情。草书因其迅速而自由的笔触,被认为是最能展现书法家个性和情感的一种书体。而“玄妙功夫自天性”则表明诗人认为真正的书艺来自内在的修养和天赋的才华。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提到了《关雎》以及儒家经典《六经》的修辞方法,如比兴、赋颂等,并赞扬孔子删改后留下的文本。这些都是对中华文化传统的尊崇和缅怀。
随后的描述则转向皇帝的文学成就,以及诗人自己对于书法与诗歌的追求。其中,“如今草圣与雅言,尽在吾皇万机暇”表明诗人认为现今的最高文学成就在于皇帝之手。而“中使传宣来上界,忙把鱼须下阶拜”则描绘了宫廷内外书信交流的情景。
诗人的自谦和对皇帝赐书的感激之情在后文中也有所体现。他通过描述御札、宝函等皇家文献的装饰和格式,表达了自己对于这些文化遗产的敬仰。同时,他也提到了汉武帝和唐玄宗的文学成就,以及他们留下的诗篇。
最后,诗人提到自己得到的书法作品,并表示愿意将其传承下去,成为皇家的一份宝贵财富。在这首诗中,王禹偁通过对历史文化的回顾与个人情感的流露,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书法、文学和文化传承的深刻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