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朝鬓犹绿,继世衣仍缁
出处:《六月六日访晁美叔吏部越宿蒙惠长篇因次其韵》
宋 · 苏颂
近伏值休浣,端居无所为。
触热事造请,有如褦襶诗。
偶到昭德里,主人不吾非。
惟今吏部郎,望清秩非卑。
而与两铨选,事联相附离。
每听人物论,尤详台阁仪。
沿袭寻本原,左右逢津涯。
登朝鬓犹绿,继世衣仍缁。
欢然久相接,甚矣嗟吾衰。
谁言同趣舍,何力能嘘吹。
但惭蒹葭陋,坐对琼林枝。
时或把书卷,不厌颜生饥。
间亦忘形骸,任讥嗣宗痴。
喜君方得涂,骞腾复何疑。
岂此哀乌省,能留威凤姿。
君才适时用,早闻天子知。
荷囊与鸣玉,献纳无不宜。
宁校岁月劳,求为法令师。
触热事造请,有如褦襶诗。
偶到昭德里,主人不吾非。
惟今吏部郎,望清秩非卑。
而与两铨选,事联相附离。
每听人物论,尤详台阁仪。
沿袭寻本原,左右逢津涯。
登朝鬓犹绿,继世衣仍缁。
欢然久相接,甚矣嗟吾衰。
谁言同趣舍,何力能嘘吹。
但惭蒹葭陋,坐对琼林枝。
时或把书卷,不厌颜生饥。
间亦忘形骸,任讥嗣宗痴。
喜君方得涂,骞腾复何疑。
岂此哀乌省,能留威凤姿。
君才适时用,早闻天子知。
荷囊与鸣玉,献纳无不宜。
宁校岁月劳,求为法令师。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休浣:休假、休息。端居:闲居、静坐。
褦襶:宽袖长袍,形容文士装束。
昭德里:地名,可能指某位官员的住所。
秩:官职级别。
两铨选:古代选拔官员的两个环节。
台阁:朝廷官署。
沿袭:追溯、继承。
鬓犹绿:形容头发未白,年轻。
继世衣仍缁:家族衣着代代相传,这里指黑色官服。
嗟吾衰:感叹自己衰老。
同趣舍:志趣相投。
蒹葭陋:比喻自己的才疏学浅。
琼林枝:比喻显贵者的地位。
颜生饥:颜回式的饥饿,形容读书人刻苦学习。
嗣宗痴:曹植曾自比为痴,这里是说自己忘我投入。
涂:道路,这里指仕途。
威凤姿:比喻杰出人才的风采。
天子知:天子知晓,指皇帝赏识。
法令师:法律的导师。
翻译
接近休假的日子,我闲居无事可做。因天气炎热而外出拜访,如同穿着宽袖长袍的诗人。
偶然来到昭德里,主人并未责怪我。
现今吏部官员,职位虽不高却清廉。
他参与两铨选事务,工作紧密相连。
每当听到人才评论,尤其详尽地遵循朝廷礼仪。
追溯源头,我左右逢源。
入朝时鬓发依旧乌黑,但家族传承衣着已染成黑色。
长久以来愉快相处,感叹自己衰老之态。
谁说我们志趣相同,怎样的力量能改变衰老?
只因自己才疏学浅,只能静观你们的辉煌。
有时翻阅书籍,不觉饥饿,忘记疲惫。
偶尔放开心态,任由他人嘲笑我的痴傻。
欣喜你即将有所成就,飞跃不会有任何疑虑。
难道乌鸦能理解,凤凰的风采怎能停留?
你的才华适逢其时,天子早有耳闻。
无论是荷包还是鸣玉,进献的礼物都恰当无比。
宁愿比岁月辛劳,也愿成为法律的导师。
鉴赏
这首宋诗是苏颂在六月六日拜访晁美叔吏部后所作,表达了诗人对晁美叔的敬仰和对自己年华老去的感慨。诗中提到自己在休假期间造访,晁美叔并未嫌弃,反而赞赏他的清廉和对官职的尊重。诗人感叹自己虽然鬓发依旧,但已不如晁美叔仕途顺畅,羡慕他的才华得到赏识,有望成为天子的法令师。诗中既有对晁美叔的赞美,也有对自己未能如晁美叔般飞黄腾达的自谦,以及对读书生活的喜爱。整体上,这是一首表达对友人敬佩和自我反思的赠答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