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狐方伺隙,边马已如林
宋 · 王迈
谩说题舆乐,谁知忧国心。
城狐方伺隙,边马已如林。
去上缇屏最,行陈丹扆箴。
脂韦何足算,百炼是精金。
城狐方伺隙,边马已如林。
去上缇屏最,行陈丹扆箴。
脂韦何足算,百炼是精金。
注释
谩说:别说。题舆:乘坐华丽的车子。
忧国心:忧虑国家的心。
城狐:城墙上的狐狸,比喻小人。
伺隙:窥探时机,准备作乱。
边马:边境的战马,象征军队。
缇屏:红色的屏风,代指皇宫。
丹扆:红色的车轼,借指皇帝。
箴:规劝,讽喻。
脂韦:比喻权谋和逢迎。
百炼:多次锤炼。
精金:经过提炼的纯金,象征高尚品质。
翻译
别说什么乘坐华丽的车子是乐趣,又有谁知道我心中忧虑国家。城墙上的狐狸正窥探时机,边境的战马数量众多如同森林。
离开京城时,我将上奏最深切的建议,走在行列中,我要以忠言规劝君王。
脂粉和权谋怎能与之相比,真正的价值在于经过百炼的精钢。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深沉忧国之情的诗篇,诗人通过对比和隐喻的手法,抒发了对国家安危的关切。"谩说题舆乐,谁知忧国心"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虽然表面上参与歌舞欢乐,但内心里却充满了为国家担忧的情感。这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一种批评,同时也反映出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
"城狐方伺隙,边马已如林"两句,则是通过对比的手法,强调了国防的重要性和边疆的危急。城狐(狐狸)象征着潜伏的敌人,而“边马已如林”则形象地描绘出边关紧张的军事态势。这两句增强了诗歌的紧迫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全的高度警觉。
"去上缇屏最,行陈丹扆箴"一句,通过具体的动作和物象,表现出了诗人积极参与国事、准备抗敌的决心。"缇屏"指的是宫禁中的高档帷幕,而“行陈”则是陈列战车之意。这两词都与战争有关,显示出诗人对内政外患的高度关注。
最后两句"脂韦何足算,百炼是精金",借用了打造精金的过程来比喻修养和考验。"脂韦"指的是初次锻造时附着在金属表面的杂质,而“百炼”则意味着经过无数次的锤炼。这两句暗示诗人自身的品格与才华,如同精金一般,经历了多次考验和磨砺。
整首诗通过对比、隐喻等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深切的忧国之心以及对国家安危的关注,同时也展示了诗人的个人品质与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