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映花奁对,参差绮席分
出处:《七夕见与诸孙题乞巧文》
唐 · 权德舆
外孙争乞巧,内子共题文。
隐映花奁对,参差绮席分。
鹊桥临片月,河鼓掩轻云。
羡此婴儿辈,欢呼彻曙闻。
隐映花奁对,参差绮席分。
鹊桥临片月,河鼓掩轻云。
羡此婴儿辈,欢呼彻曙闻。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外孙:孙子或孙女。乞巧:古代七夕节习俗,女子向织女乞求纺织技巧。
内子:妻子。
题文:写文章或诗词。
花奁:古代女子化妆用的盒子,这里指代宴会的装饰。
绮席:华丽的宴席。
鹊桥:神话中的鹊鸟搭成的银河之桥,象征牛郎织女相会。
河鼓:星名,即牵牛星。
轻云:形容云彩轻盈。
婴儿辈:指小孩子。
欢呼:大声叫好。
彻曙:直到天亮。
翻译
外孙们争着乞求巧艺,妻子们一起题写诗文。花朵与妆奁相互映衬,华丽的宴席上人影交错。
鹊桥横跨在如片状的月光下,牵牛星隐藏在轻柔的云朵后。
羡慕这些孩子们,他们的欢声笑语直到天明都能听见。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个温馨的家庭场景,表达了对后辈的喜爱与希望。开篇“外孙争乞巧,内子共题文”展示了一幅家庭成员共同庆祝七夕佳节的画面,其中年幼的外甥女孩们争相展现自己的手艺,而家中的女性则一起写诗作文,共同参与这份欢乐。
“隐映花奁对,参差绮席分”中,“花奁”指的是装饰华美的盒子或案几,“隐映”则可能是指这些物品被巧妙地安排在家中的某个角落,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绮席”意味着精美的坐垫,而“参差”形容它们排列的样子,是一种错落有致、和谐美观的状态。这两句通过对物品位置和布局的描写,展现了家庭中浓厚的文化氛围和生活情趣。
“鹊桥临片月,河鼓掩轻云”则是对七夕之夜天气的描绘,“鹊桥”指的是牛郎织女相会时所搭的鹊鸟作为桥梁的神话故事,而“片月”和“轻云”共同营造了一种柔和、宁静的夜晚氛围。这里的“河鼓”可能是对水流声响的比喻,增添了夜景中动态的声音效果。
最后,“羡此婴儿辈,欢呼彻曙闻”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些年幼一代的喜爱和赞赏,他们的欢笑声音一直到天亮都能听到。这不仅是对孩子们纯真无邪的一种肯定,也反映出诗人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态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一个温馨和谐、文化氛围浓厚的家庭生活图景,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后辈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