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洞忆仙言,千岁今始谪
出处:《送傅木虚返闽中》
明 · 梁有誉
瑶坛蕴灵符,十秘何纷赜。
玉洞忆仙言,千岁今始谪。
天糜紫烟横,地乳玄窍辟。
骖鸾忽履汉,吸景荡精魄。
欲探冷暖池,终访金银宅。
何事呼林央,非必餐水碧。
暂憩倏以归,居然霄汉隔。
愿从九仙隐,愧无三鸟翮。
何以表不忘,岁晚松下石。
玉洞忆仙言,千岁今始谪。
天糜紫烟横,地乳玄窍辟。
骖鸾忽履汉,吸景荡精魄。
欲探冷暖池,终访金银宅。
何事呼林央,非必餐水碧。
暂憩倏以归,居然霄汉隔。
愿从九仙隐,愧无三鸟翮。
何以表不忘,岁晚松下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道士在瑶坛与玉洞之间修行的奇幻旅程。诗人通过“瑶坛”、“玉洞”、“紫烟”、“玄窍”等意象,营造出一种神秘而超凡脱俗的氛围。道士乘坐鸾鸟穿越天地,吸取日月精华,探寻冷暖池与金银宅,展现了其追求长生不老、超脱尘世的精神追求。
“欲探冷暖池,终访金银宅”表达了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何事呼林央,非必餐水碧”则流露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物质享受的淡泊态度。最后,“暂憩倏以归,居然霄汉隔”描绘了短暂的休息后,再次返回现实世界的无奈与感慨。
“愿从九仙隐,愧无三鸟翮”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自谦自己无法像仙人一样拥有飞翔的能力,暗示了对自身能力的反思。最后一句“何以表不忘,岁晚松下石”则以物喻情,用松下的石头象征着对过往岁月的铭记,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回忆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道教文化中的修真理念和对自然、生命的深刻思考,具有浓厚的哲学意味和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