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莫学蓬心叟,胸中残是非全文

莫学蓬心叟,胸中残是非

唐 · 白居易
人生七十稀,我年幸过之。
远行将尽路,春梦欲觉时。
家事口不问,世名心不思。
老既不足叹,病亦不能治。
扶持仰婢仆,将养信妻儿。
饥饱进退食,寒暄加减衣。
声妓放郑卫,裘马脱轻肥。
百事尽除去,尚馀酒与诗。
兴来吟一篇,吟罢酒一卮。
不独适情性,兼用扶衰羸。
云液洒六腑,阳和生四肢。
于中我自乐,此外吾不知。
寄问同老者,舍此将安归。
莫学蓬心叟,胸中残是非

拼音版原文

rénshēngshíniánxìngguòzhī

yuǎnxíngjiāngjìnchūnmèngjuéshí

jiāshìkǒuwènshìmíngxīn

lǎotànbìngnéngzhì

shìyǎngjiāngyǎngxìnér

bǎojìn退tuìshíhánxuānjiājiǎn

shēngfàngzhèngwèiqiútuōqīngféi

bǎishìjìnchúshàngjiǔshī

xīngláiyínpiānyínjiǔzhī

shìqíngxìngjiānyòngshuāiléi

yúnliùyángshēngzhī

zhōngwàizhī

wèntónglǎozhěshèjiāngānguī

xuépéngxīnsǒuxiōngzhōngcánshìfēi

注释

人生七十稀:古人认为能活到七十岁的人很少。
远行将尽路:比喻人生接近终点。
春梦欲觉时:春天的梦境,象征人生的美好时光即将结束。
家事口不问:不再过问家中的琐事。
世名心不思:不再追求世间的名利。
老既不足叹:认为老去不值得哀叹。
病亦不能治:疾病无法彻底治愈。
扶持仰婢仆:依靠仆人帮助。
将养信妻儿:依赖妻子和儿女的照顾。
饥饱进退食:根据饥饿或饱腹决定饮食。
寒暄加减衣:根据天气冷暖增减衣物。
声妓放郑卫:放弃享乐,不再听靡靡之音(郑卫之音)。
裘马脱轻肥:不再追求华贵的衣饰和车马。
百事尽除去:抛开所有烦心事。
尚馀酒与诗:只剩下对酒和诗的热爱。
云液洒六腑:形容饮酒带来的舒畅感。
阳和生四肢:阳气使身体充满活力。
舍此将安归:离开这种生活还能去哪里。
莫学蓬心叟:蓬心,形容心胸狭窄,这里指不要像心胸狭隘的老人。
胸中残是非:心中还纠缠着是是非非。

翻译

人活到七十岁很稀少,我有幸超过了这个年纪。
长途旅行即将走到尽头,春天的梦境正要醒来。
家里的事我懒得过问,世上的名声也不再挂念。
老年并不值得叹息,疾病也无法根治。
生活依靠家中的奴仆,照顾依赖妻子儿女。
饿了就吃,饱了就停,冷暖增减衣物。
摒弃世俗的娱乐,摆脱华丽的车马服饰。
所有的事情都放下,只剩下酒和诗。
兴致来了就吟诗一首,吟罢就饮酒一杯。
这不仅适意个性,还能帮助我抵御衰老虚弱。
酒如甘露滋润五脏,阳气滋生四肢。
在这其中我自得其乐,除此之外别无所求。
问候那些同龄的老者,除了这样还能去哪里呢?
不要像蓬草般的心胸狭窄,心中残留着是非纷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晚年时的生活状态和心境。诗中“人生七十稀,我年幸过之”表达了对自己能比常人多活几年的庆幸。随后的“远行将尽路,春梦欲觉时”则是用行将结束的旅程和即将醒来的春梦来比喻生命即将结束。

诗人的态度非常超脱,他不再关心家事,不再追求世间的名利,对于衰老和疾病也只能表示无奈。唯一的寄托是对妻儿的养育,以及简单的饮食和着装。在这平淡中,诗人还保留了自己的兴趣,那就是饮酒和吟咏诗词。

“声妓放郑卫,裘马脱轻肥”一句,则是说诗人的生活已经非常简单,不再追求奢侈的音乐享受,也不需要华丽的衣物。最后,“百事尽除去,尚馀酒与诗”表达了他对于酒和诗的执着。

整首诗体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简约生活的态度,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生命终点的豁达和接受。这是一种非常高级的精神状态,也是中国古代文化中常见的“归隐”理念的体现。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