忿欲伤生甚斧斨,易言惩窒味尤长
出处:《忿欲一首》
宋 · 刘克庄
忿欲伤生甚斧斨,易言惩窒味尤长。
古人明著佩韦戒,前辈犹烦按剑防。
养似斗鸡逢纪渻,避如决鹿见毛嫱。
小斋扫去闲书画,专揭吾诗置座傍。
古人明著佩韦戒,前辈犹烦按剑防。
养似斗鸡逢纪渻,避如决鹿见毛嫱。
小斋扫去闲书画,专揭吾诗置座傍。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忿欲:愤怒。伤生:伤害生命。
斧斨:斧头。
易言:轻率的话语。
惩窒:深刻的教训。
佩韦:佩戴皮带(象征自我约束)。
戒:警示。
前辈:前辈们。
按剑:持剑戒备。
斗鸡:斗鸡游戏。
纪渻:纪渻子(古代善于调教斗鸡的人)。
决鹿:迅速避开。
毛嫱:毛嫱(美女,比喻危险或诱惑)。
小斋:小书房。
闲书画:闲散的书画。
吾诗:我的诗作。
置座傍:放在座位旁边。
翻译
愤怒几乎伤害生命,比斧头还要严重,轻率的话语带来的教训尤其深刻。古人明确地以佩带皮带(韦)来警示自己,前辈们仍需时常警惕剑的戒备。
修养如同斗鸡时遇见纪渻子那样的谨慎,躲避就像看见毛嫱那样警觉。
在小书房里清理掉闲散的书画,只挂上我自己的诗作,放在座位旁边。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刘克庄所作,名为《忿欲》。通过鉴赏,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个人修养与自我控制的深刻思考。
诗的开篇“忿欲伤生甚斧斨,易言惩窒味尤长”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忿忿不平之情的强烈感受,以及对那些空泛无物、却又难以消除的烦恼的深刻理解。这里,“斧斨”形象地比喻了内心的挣扎与痛苦,而“易言惩窒味尤长”则描绘了一种说不出的苦楚,仿佛是无从解脱的长久烦恼。
接着,“古人明著佩韦戒,前辈犹烦按剑防”表现了诗人对于历史智者的尊重与借鉴。这里的“佩韦戒”暗指古人用以自警之物,而“按剑防”则是对先辈们处事谨慎、防患于未然态度的赞誉。
在下一句“养似斗鸡逢纪渻,避如决鹿见毛嫱”,诗人通过斗鸡与逃鹿的比喻,表达了对于外界诱惑或是非之争时保持警觉和自我控制的态度。斗鸡逢纪渻,即遇到激烈的争斗;决鹿见毛嫱,则是指鹿在危险面前迅速逃离。
最后,“小斋扫去闲书画,专揭吾诗置座傍”展现了诗人对于个人生活与精神世界的重视。这里的小斋,是诗人用来修身养性的空间;“扫去闲书画”,则意味着诗人对待艺术创作持有严肃态度,不为外界干扰而分心。
总体来说,这首诗展示了刘克庄在个人品德修炼和文学创作上的深刻见解,反映出他对于内省、自律与艺术追求的高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