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远心所仰,胡为滞沧洲
出处:《秋日海康斋居》
元 · 范梈
吟事久已落,兹晨遇高秋。
泠泠空中籁,袭我书帷幽。
如何寒暑疾,径与大江流。
江流不复转,岁月已还周。
游子去京华,邈在天尽头。
胡雁不踰岭,眷眷非良谋。
排云挹飞观,金爵露光浮。
在远心所仰,胡为滞沧洲。
茅屋足花草,洵美难久留。
苟能一吾志,斯道将何忧。
泠泠空中籁,袭我书帷幽。
如何寒暑疾,径与大江流。
江流不复转,岁月已还周。
游子去京华,邈在天尽头。
胡雁不踰岭,眷眷非良谋。
排云挹飞观,金爵露光浮。
在远心所仰,胡为滞沧洲。
茅屋足花草,洵美难久留。
苟能一吾志,斯道将何忧。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范梈的《秋日海康斋居》描绘了诗人寓居海康时的秋日景象和个人感慨。首句“吟事久已落”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吟咏之事的淡泊,而“兹晨遇高秋”则点明了季节,暗示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敏感。接下来,“泠泠空中籁,袭我书帷幽”通过秋风的声音和书斋的宁静,营造出一种清冷而深沉的氛围。
“如何寒暑疾,径与大江流”感叹时间如江水般迅速流逝,不回头。“江流不复转,岁月已还周”进一步强调了岁月如梭,游子远离京城的遥远感。“游子去京华,邈在天尽头”直接表达了诗人离京的孤独和对远方的思念。
“胡雁不踰岭,眷眷非良谋”借雁南飞不过山岭,暗示自己滞留此地并非初衷,流露出对理想的追求。“排云挹飞观,金爵露光浮”描绘了远处的壮丽景色,诗人的心却向往着更高远的目标。
最后两句“在远心所仰,胡为滞沧洲”直抒胸臆,表达出诗人虽然身处简陋茅屋,但心中仍怀有远大的抱负,期待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不为眼前的困境所困。“茅屋足花草,洵美难久留”以美景衬托出诗人志向的坚定,“苟能一吾志,斯道将何忧”更是表达了诗人坚信只要坚持己志,未来的道路就不会有太多忧虑。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秋日景色的描绘和游子的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对时光、理想和现实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未来的积极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