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露无私润,荒壕春意生
出处:《薄观城南》
明 · 石宝
雨露无私润,荒壕春意生。
水香荷欲上,苔破竹初萌。
燕到芳檐语,鸡来树杪鸣。
近村斜有径,傍寺晚多莺。
未尽花犹吐,曾锄菜恰成。
江湖蓬鬓客,何以答升平。
水香荷欲上,苔破竹初萌。
燕到芳檐语,鸡来树杪鸣。
近村斜有径,傍寺晚多莺。
未尽花犹吐,曾锄菜恰成。
江湖蓬鬓客,何以答升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雨后城市南边的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露滋润下的自然景观和乡村生活的宁静和谐。
首联“雨露无私润,荒壕春意生”开篇即点明主题,雨露的无私滋润使得原本荒芜之地充满了春的气息。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雨露赋予了情感,展现出大自然的慷慨与生命力。
颔联“水香荷欲上,苔破竹初萌”进一步描绘了雨后的清新与生机。水面上弥漫着淡淡的香气,荷花似乎在雨后即将绽放;竹林中,苔藓被雨水冲刷后显露出新生的嫩芽,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颈联“燕到芳檐语,鸡来树杪鸣”通过燕子和鸡的活动,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燕子在屋檐下轻声细语,鸡在高高的树枝上啼鸣,这些生动的细节让整个场景更加鲜活。
尾联“近村斜有径,傍寺晚多莺”描绘了一条通往村庄的小路,在傍晚时分,寺庙周围聚集了许多黄莺,它们欢快地歌唱,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活力的氛围。
最后,“江湖蓬鬓客,何以答升平”表达了诗人面对如此美好的景象,内心涌起的感慨。作为一个漂泊江湖的旅人,他以何种方式来回应这太平盛世的美好呢?这一问句引人深思,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是对生活态度的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春天雨后城市南边的美丽景色和宁静生活,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于自然与社会和谐共处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