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方得所欲,振锡了不撄
出处:《送哲公禅老二首 其二》
宋 · 刘弇
我闻豫章境,势胜所至生。
山皆撞空活,水有照骨清。
其间佛老宫,往往联飞甍。
人王邑一隅,古屋才数楹。
尘点自不到,日饱松风声。
十丈挂溪影,虹桥插峥嵘。
揶揄下?魖,踉跄笑麇麖。
师方得所欲,振锡了不撄。
非如入流子,横计多馀赢。
秋畦蹲鸱老,昼饭宜香粳。
由来介石身,忽作归云轻。
山皆撞空活,水有照骨清。
其间佛老宫,往往联飞甍。
人王邑一隅,古屋才数楹。
尘点自不到,日饱松风声。
十丈挂溪影,虹桥插峥嵘。
揶揄下?魖,踉跄笑麇麖。
师方得所欲,振锡了不撄。
非如入流子,横计多馀赢。
秋畦蹲鸱老,昼饭宜香粳。
由来介石身,忽作归云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禅意的山水画卷。诗人刘弇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豫章之地的壮丽景色与禅宗修行的氛围。
首句“我闻豫章境,势胜所至生”开篇即点出豫章之地的雄伟气势,引人入胜。接着,“山皆撞空活,水有照骨清”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山峦的生机勃勃和流水的清澈透明,展现出自然界的和谐之美。
“其间佛老宫,往往联飞甍”则转而描述了佛教与道教的宫观建筑,与自然景观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人王邑一隅,古屋才数楹”描绘了小村落的简朴与宁静,与宏大的自然景观形成对比,更显出生活的质朴与和谐。
“尘点自不到,日饱松风声”一句,通过“尘点”的远离和“松风声”的充盈,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清静与内心的平和。接下来,“十丈挂溪影,虹桥插峥嵘”描绘了溪流与桥梁的美景,以及它们在阳光下的倒影,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与美感。
“揶揄下?魖,踉跄笑麇麖”两句,以拟人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动物们的自由与快乐,与前文的静谧形成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
“师方得所欲,振锡了不撄”则转向对禅师的描写,表现了修行者内心的平静与满足,以及他们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非如入流子,横计多馀赢”表达了对那些追求名利之人的讽刺,强调了真正的修行者应专注于内心世界的探索与提升。
最后,“秋畦蹲鸱老,昼饭宜香粳”描绘了秋季农田的丰收景象,以及禅师们简单而满足的生活方式。“由来介石身,忽作归云轻”则以象征的手法,表达了禅师们超越世俗、心灵自由的境界,如同云朵般轻盈自在。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豫章之地的自然风光与禅宗修行的意境,传达了对宁静、和谐与自由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