赂则谓之贿,窃则谓之赃
出处:《金帛吟》
宋 · 邵雍
金帛一种物,所用固不常。
聘则谓之币,赆则谓之将。
贸则谓之货,积则谓之藏。
赂则谓之贿,窃则谓之赃。
聘则谓之币,赆则谓之将。
贸则谓之货,积则谓之藏。
赂则谓之贿,窃则谓之赃。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金帛:泛指贵重财物,如黄金、丝绸等。固:稳固,固定。
聘:订婚或求婚。
币:古代用于交换的货币,这里指代聘礼。
赆:赠送的财物,尤指亲友离别时赠予的礼物。
贸:交易,买卖。
货:商品,货物。
积:积累,储存。
藏:隐藏,储存。
赂:贿赂,用财物求人办事。
赃:非法所得的财物,尤指盗窃所得。
翻译
金银财宝乃一类物品,其用途并非固定不变。用于订婚称为聘礼,赠送礼物称为赆礼。
购买商品称为贸易,积存起来称为存储。
贿赂时称为贿赂,偷取时称为赃物。
鉴赏
这首诗名为《金帛吟》,是宋代著名理学家邵雍所作。诗中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金帛这一物质在不同情境下的多种称谓和含义。"聘则谓之币",指在聘礼或外交场合,金帛作为礼物;"赆则谓之将",赆指的是赠送亲友出行时携带的财物;"贸则谓之货",贸易中它是交换的物品;"积则谓之藏",积累起来就是财富的象征;"赂则谓之贿",贿赂时暗含贬义;"窃则谓之赃",盗窃所得则称为不义之财。诗人通过这些对比,揭示了金帛在社会道德伦理中的双重性,既有正面的交易价值,也有负面的道德评价。整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