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只应千载溪桥路,欠我媻姗勃窣行全文

只应千载溪桥路,欠我媻姗勃窣行

出处:《晚步顺阳门外
宋 · 陈与义
六尺枯藜了此生,顺阳门外看新晴。
树连翠筱围春昼,水泛青天入古城。
梦里偶来那计日,人间多事更闻兵。
只应千载溪桥路,欠我媻姗勃窣行

拼音版原文

liùchǐleshēngshùnyángménwàikànxīnqíng

shùliáncuìxiǎowéichūnzhòushuǐfànqīngtiānchéng

mèngǒuláirénjiānduōshìgèngwénbīng

zhīyìngqiānzǎiqiáoqiànpánshānxíng

注释

六尺:形容人的身高,这里指诗人自己。
枯藜:干枯的藜草,象征生活艰辛。
顺阳门:城门名,可能指特定地点。
新晴:雨后放晴。
翠筱:青翠的小竹子。
春昼:春天的白天。
古城:历史悠久的城市。
梦里偶来:在梦中偶然出现。
那计日:不必每日计算时间。
人间多事:世事繁多,指战争等社会动荡。
更闻兵:又听到战事的消息。
千载:千年。
溪桥路:乡村小路。
欠:缺少。
媻姗勃窣行:缓步行走,形容悠闲自在的步伐。

翻译

六尺枯藜度此生,在顺阳门外欣赏雨后初晴。
绿树环绕着春天的白昼,绿水映照着青天流入古老的城池。
梦境中偶尔来访,无需计算日期,世间纷扰常有战事。
只愿千年的溪桥小径,缺少了我的缓步而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晚步顺阳门外》,描绘了作者在顺阳门外散步时所见的景象和个人感受。首句“六尺枯藜了此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和清贫生活的感慨,以枯藜自比,暗示生涯简朴。次句“顺阳门外看新晴”则点出散步的时间和地点,雨后初晴,空气清新。

第三句“树连翠筱围春昼”描绘了春天的生机盎然,树木葱翠,围绕着白昼,充满了活力。第四句“水泛青天入古城”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宁静与开阔,流水映照着蓝天,流入古老的城池,富有画面感。

第五句“梦里偶来那计日”流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他沉浸在梦境般的散步中,不觉时间流逝。第六句“人间多事更闻兵”则透露出对世事纷扰和战争的忧虑,显示出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最后一句“只应千载溪桥路,欠我媻姗勃窣行”,诗人想象这条溪桥小路或许千年未变,而自己却因人事变迁未能常常漫步其中,流露出淡淡的遗憾和向往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顺阳门外的景色和个人心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岁月和世事的独特感悟,语言简洁,情感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