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从年少在吴中,食以成伤难疗药
出处:《初食杨梅》
明 · 杨循吉
杨梅本是我家果,归来相对叹先作。
往来南北将十年,久不餐汝几忘却。
忆从年少在吴中,食以成伤难疗药。
年年端午即有之,街头卖折先附郭。
初间生酸带青色,次见熟从枝上落。
吴侬好奇不论钱,一味才逢倾倒橐。
生时熏蒸喜烈日,所怕狂风阴雨雪。
有红有白紫者佳,大如弹丸圆可握。
生芒刺口易破碎,到牙甘露先流腭。
黄船奉贡昼夜走,数枚出赐惟台阁。
其余官小那得预,说着江南怀颇恶。
吴人盐蜜百计收,不知本味终枯涸。
肉存液去但有名,夺以酸甜无可嚼。
我今到家又遇夏,正是高林雨方濯。
满盘新摘恣狂啖,十指染丹如茜着。
细思口实亦小事,其来乃以微官博。
使余不有故山归,安得香鲜列惟错。
人生百年有适意,忍口劳劳何所乐。
往来南北将十年,久不餐汝几忘却。
忆从年少在吴中,食以成伤难疗药。
年年端午即有之,街头卖折先附郭。
初间生酸带青色,次见熟从枝上落。
吴侬好奇不论钱,一味才逢倾倒橐。
生时熏蒸喜烈日,所怕狂风阴雨雪。
有红有白紫者佳,大如弹丸圆可握。
生芒刺口易破碎,到牙甘露先流腭。
黄船奉贡昼夜走,数枚出赐惟台阁。
其余官小那得预,说着江南怀颇恶。
吴人盐蜜百计收,不知本味终枯涸。
肉存液去但有名,夺以酸甜无可嚼。
我今到家又遇夏,正是高林雨方濯。
满盘新摘恣狂啖,十指染丹如茜着。
细思口实亦小事,其来乃以微官博。
使余不有故山归,安得香鲜列惟错。
人生百年有适意,忍口劳劳何所乐。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明代杨循吉的《初食杨梅》描绘了诗人对家乡特产杨梅的独特情感和记忆。诗的开头两句“杨梅本是我家果,归来相对叹先作”,表达了诗人对杨梅的亲切感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接着,诗人回忆起年轻时在吴中的生活,杨梅曾是常食之物,但因长期在外,几乎忘却。
诗人细致地描述了杨梅从青涩到成熟的转变,以及吴人对它的热爱和珍视。然而,官职小的人难以品尝到这种美味,这让诗人对江南的思念更加强烈。他批评了吴人过度加工杨梅,使其失去原味,只剩下名字,失去了真正的滋味。
最后,诗人回到家中,正值夏季雨后,满盘新摘的杨梅让他尽情享用,手指被染红的画面生动展现了他对杨梅的喜爱。诗人认为,尽管杨梅只是日常之物,但它带来的满足感却是通过微小的官职换来的。如果不能回归故乡,就无法享受这样的美食。整首诗寓言深刻,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人生短暂,应珍惜那些能带来快乐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