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避乱弟兄常共屋,浮家湖海又同舟全文

避乱弟兄常共屋,浮家湖海又同舟

出处:《寄伯兄荫堂沪上
清末民国初 · 林朝崧
清源山下沪江头,别后何堪忆旧游!避乱弟兄常共屋,浮家湖海又同舟
贫添安邑猪肝累,拙抱羊公舞鹤羞。
五载相濡复相呴,深情刻骨若为酬。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末年近现代初年的诗人林朝崧所作,题为《寄伯兄荫堂沪上》。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在上海的兄长的深深思念和他们共同度过的艰难岁月的回忆。

首句“清源山下沪江头”,描绘了诗人与兄长分别的地点,清源山位于福建,沪江则指上海黄浦江,暗示了距离遥远和思乡之情。次句“别后何堪忆旧游”直接抒发了离别后的怀念,难以忍受对过去共同生活的回忆。

第三句“避乱弟兄常共屋”,回忆了他们在战乱时期同甘共苦的生活,兄弟情深可见一斑。第四句“浮家湖海又同舟”进一步强调了他们的漂泊生活,共同面对生活的艰辛。

第五句“贫添安邑猪肝累”,以“猪肝累”比喻生活的贫困,暗示兄长在困境中的辛劳。第六句“拙抱羊公舞鹤羞”,用“羊公舞鹤”的典故,表达自己因才能不足而无法帮助兄长的惭愧。

最后两句“五载相濡复相呴,深情刻骨若为酬”,总结了五年来的相互扶持,兄弟情谊深厚,诗人感慨如何才能回报这份深情。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描绘生活细节和典故,展现了诗人对兄长的牵挂和对他们共同经历的深深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