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不隔清风远,两地应同素月流
出处:《房陵秋日》
宋 · 王之道
新诗来处自房州,已及瓜时叹滞留。
曾望碧云频送目,又惊红叶再敲秋。
千山不隔清风远,两地应同素月流。
游刃似君诚利器,只今无复见全牛。
曾望碧云频送目,又惊红叶再敲秋。
千山不隔清风远,两地应同素月流。
游刃似君诚利器,只今无复见全牛。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房州:地名,唐朝的一个州。瓜时:秋季,古人以瓜熟为秋季的象征。
滞留:停留,长时间未离开。
碧云:青天白云,常用来寄托思乡之情。
红叶:秋天的枫叶,象征着季节更迭和时光流逝。
敲秋:敲打秋天,形容红叶飘落。
千山:众多的山峰。
清风:清凉的风。
素月:明亮的月亮,指代月光。
流:流动,共享。
游刃:比喻技艺纯熟,像刀在游动中切割一样顺畅。
全牛:《庄子》中的典故,形容技艺高超,能一眼看透事物本质。
翻译
这首新诗来自房州,已经到了秋天,诗人感叹停留的时间太长。他曾多次凝视碧空,期盼归期,又惊讶于红叶再次带来秋意的降临。
尽管千山阻隔,清风却能穿越遥远的距离,两地共享同一轮皎洁的明月。
你的才华如同一把锋利的刀,如今却难以再见你如切熟牛般游刃有余的技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房州所感受到的秋意,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新诗来处自房州”一句,以轻松的笔触引出了诗歌的主旨,暗示了诗人身在异乡的寂寞之情。紧接着,“已及瓜时叹滞留”则表明时间已经进入了秋季的瓜果成熟之际,而“叹滞留”三字流露出诗人对逗留此地不无感慨。
下片“曾望碧云频送目,又惊红叶再敲秋”写出了诗人心中对于时光易逝的无奈。这里的“碧云”和“红叶”,分别象征着远方亲人的思念和秋天的到来,两者的交织让诗人的内心充满了动荡。
三、四句“千山不隔清风远,两地应同素月流”则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超越空间距离的情感联结。这里的“清风”和“素月”,都是传递思念和情意的象征。
最后,“游刃似君诚利器,只今无复见全牛”一句,则是对友人、师长或某种理想境界的怀念之情,通过刀刃与牛的比喻,表现了诗人内心对于完美和整体性的渴望,以及面对现实时的遗憾。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秋日为背景,以自然景象为载体,抒发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对友情理想的追求以及对生命流逝的感慨,是一首深含哲理和情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