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外青山是我山,手携筇杖只今还
出处:《桐城青山裴山人枉步见寻兴尽遽归》
宋 · 郭祥正
门外青山是我山,手携筇杖只今还。
岩花落尽莺啼懒,纸帐孤灯梦亦閒。
岩花落尽莺啼懒,纸帐孤灯梦亦閒。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寂寥的山居生活图景。诗人以“门外青山是我山”开篇,巧妙地将自己与自然融为一体,表达出对青山的喜爱与归属感。接着,“手携筇杖只今还”一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漫步山林的情态,筇杖不仅是行路的工具,也象征着与自然亲密无间的联系。
“岩花落尽莺啼懒”描绘了山间春末夏初的景象,岩花凋零,莺鸟的啼鸣也显得慵懒,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时间流逝的感慨。最后,“纸帐孤灯梦亦闲”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独自躺在纸帐中,面对一盏孤灯,连梦境都变得悠闲自在,似乎在逃避现实的喧嚣,寻求心灵的宁静。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内心的平静与超脱,体现了宋代文人追求自然和谐、内心宁静的生活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