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色映明月,微风生远松
出处:《夜坐次旧韵》
明 · 石宝
草色映明月,微风生远松。
去年南浦雨,今夜北窗钟。
纨素未应弃,烟云何太工。
山林有隙地,投散亦投慵。
清夜有凉露,庭除多绿茎。
正怜娇乌语,忽听焦蝉声。
浮云自西来,新月吐微明。
安得挟黄鹄,与子共遐征。
去年南浦雨,今夜北窗钟。
纨素未应弃,烟云何太工。
山林有隙地,投散亦投慵。
清夜有凉露,庭除多绿茎。
正怜娇乌语,忽听焦蝉声。
浮云自西来,新月吐微明。
安得挟黄鹄,与子共遐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静坐时所见所感的细腻画面,充满了深沉的哲思和对自然的感慨。
首联“草色映明月,微风生远松”,以月光下的草色与远处松树的微风相映衬,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幽远的氛围。草色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柔和,微风吹过松林,带来了远方的松涛声,仿佛是大自然的低语,引人入胜。
颔联“去年南浦雨,今夜北窗钟”,将时间的流转与空间的距离巧妙结合,通过去年与今夜的对比,表达了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南浦的雨与北窗的钟声,分别代表了过去与现在,引发了诗人对于过往岁月的回忆与对未来的思考。
颈联“纨素未应弃,烟云何太工”,以纨素(丝织品)与烟云作比,表达了对美好事物不应轻易舍弃的感慨,同时也对过于复杂或过分雕琢的事物提出了质疑。这里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有对艺术创作中追求简约与真实性的呼唤。
尾联“山林有隙地,投散亦投慵”、“清夜有凉露,庭除多绿茎”、“正怜娇乌语,忽听焦蝉声”、“浮云自西来,新月吐微明”、“安得挟黄鹄,与子共遐征”,通过一系列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由与远方的渴望。从对夜晚凉露、绿茎、鸟鸣、蝉声的欣赏,到对浮云、新月的观察,再到对能够与友人一同飞翔于广阔天地的愿望,体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对和谐自然与精神自由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情感世界,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