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如即时酒,歌我浮云诗
出处:《高佥事招饮于城西门燕山亭》
元 · 刘鹗
步出城西门,晴日光离离。
不知春浅深,绿叶含晓滋。
感兹时物变,但恐毛发衰。
徘徊燕山亭,胜友相追随。
鲜鲜棠梨花,灼灼丁香蕤。
节序固已晚,聊复折一枝。
缅怀古之人,俯仰令心悲。
草玄良自苦,献璞宁非痴?何如即时酒,歌我浮云诗。
渔人发清响,远过竹与丝。
风吹罗衣裳,为子舞僛僛。
微酣剧谈笑,倒景已莫追。
为乐慎勿极,苟无负良时。
不知春浅深,绿叶含晓滋。
感兹时物变,但恐毛发衰。
徘徊燕山亭,胜友相追随。
鲜鲜棠梨花,灼灼丁香蕤。
节序固已晚,聊复折一枝。
缅怀古之人,俯仰令心悲。
草玄良自苦,献璞宁非痴?何如即时酒,歌我浮云诗。
渔人发清响,远过竹与丝。
风吹罗衣裳,为子舞僛僛。
微酣剧谈笑,倒景已莫追。
为乐慎勿极,苟无负良时。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刘鹗的《高佥事招饮于城西门燕山亭》描绘了诗人春天出游的场景。首句“步出城西门,晴日光离离”展现了明亮的阳光洒在城门外,透露出春天的气息。接着,“不知春浅深,绿叶含晓滋”写出了诗人对春意盎然的惊喜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感兹时物变,但恐毛发衰”流露出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担忧,而“徘徊燕山亭,胜友相追随”则描绘了与好友相聚的欢乐气氛。棠梨花和丁香的盛开,“鲜鲜”、“灼灼”两词生动描绘了花朵的鲜艳,诗人折花的动作寓示着对美好时光的珍视。
“缅怀古之人,俯仰令心悲”表达了对古人智慧的敬仰和对自己境遇的反思,而“草玄良自苦,献璞宁非痴?”则流露出诗人对创作的执着和对真理的追求。最后,诗人以及时饮酒作歌,欣赏自然之音作结,提醒自己要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不过度沉溺,以免辜负春光。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思考,体现了元代文人墨客的闲适与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