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老加冠巾,舞笏师道吾
出处:《次韵陈倅二首 其一》
宋 · 释德洪
梦幻有贵贱,譬如绵与芦。
美恶俱一暖,未易相贤愚。
我少怀毛发,倦禅辄逃儒。
投老加冠巾,舞笏师道吾。
世事几时毕,云山何处无。
何为聚落中,滞留如贾胡。
溪声替说法,聚石为讲徒。
拊手笑远志,甘为小草乎。
美恶俱一暖,未易相贤愚。
我少怀毛发,倦禅辄逃儒。
投老加冠巾,舞笏师道吾。
世事几时毕,云山何处无。
何为聚落中,滞留如贾胡。
溪声替说法,聚石为讲徒。
拊手笑远志,甘为小草乎。
鉴赏
这首诗以梦幻与现实的对比开篇,指出美与恶在实用价值上并无显著差异,以此引出对人生价值和追求的思考。诗人年轻时曾怀抱理想,后因厌倦禅宗而转向儒家,晚年则更加注重道德修养。他感叹世事无常,云山缥缈,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却无奈地留在世俗之中,如同商人一般滞留不前。
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如将人生比作梦幻,既有贵贱之分,又有美恶之别,但最终都归于平凡的温暖。同时,诗人通过自述经历,展现了从追求理想到回归现实的心路历程,以及对道德实践的执着。最后,诗人以溪声和聚石象征佛法的自然流露和道德的集体实践,同时以远志和小草的对比,表达了对坚守自我、甘于平凡的肯定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人生价值、社会角色和个人追求的复杂思考,体现了作者在传统与现代、理想与现实之间寻求平衡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