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井扪参踏藓苔,山腰海角偶徘徊
出处:《次韵隐者陈无隅 其二》
宋 · 李弥逊
历井扪参踏藓苔,山腰海角偶徘徊。
身从飘泊似浮水,眼见纷华等湿灰。
共煮松风占乳信,试寻香雪探芳媒。
笑谈疑在蓬瀛上,下视云中两两苔。
身从飘泊似浮水,眼见纷华等湿灰。
共煮松风占乳信,试寻香雪探芳媒。
笑谈疑在蓬瀛上,下视云中两两苔。
注释
历井:经过井边。扪参:摸着参天大树。
苔:青苔,象征静谧与自然。
飘泊:漂浮不定的生活。
湿灰:比喻繁华不再,如湿灰般暗淡。
松风:松树间的风。
香雪:带有香气的雪花。
蓬瀛:传说中的仙岛蓬莱和瀛洲。
翻译
我走过井边摸着参天大树,踏过青苔,时而在山腰,时而到海边漫游。我的生活就像随波逐流的水,眼前的繁华如同湿漉漉的灰烬,不再吸引。
我们共享煮沸的松风,期待着乳白色的信使,尝试寻找带着香气的雪花,探寻芬芳的媒介。
谈笑间仿佛置身仙境蓬莱和瀛洲,向下看去,只见云雾缭绕中的点点苔藓。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者的生活情景,语言质朴而不失丰富的意象。开篇“历井扪参踏藓苔,山腰海角偶徘徊”两句,以动作和场景交织出隐者闲适自在的情趣,其中“历井”、“扪参”指摘取井水中的莲藕和山间的參薑,显示了隐者的生活来源于自然;“踏藓苔”则是对脚下的柔软苔藓之感受的描写,“山腰海角偶徘徊”则展现出隐者在大自然中自由漫步的情景。
接着,“身从飘泊似浮水,眼见纷华等湿灰”两句,用“飘泊”比喻隐者的生活如同流水一般无拘无束,而“眼见纷华等湿灰”则表达了隐者对于世事变化的淡然态度。
中间,“共煮松风占乳信,试寻香雪探芳媒”两句,以“共煮松风”形象地表达隐者的生活方式,即与自然和谐相处;“占乳信”、“探芳媒”则是对隐者寻找生活中的美好事物的描写。
最后,“笑谈疑在蓬瀛上,下视云中两两苔”两句,以“笑谈”表达隐者的豁然开朗,“疑在蓬瀛上”可能暗示了对世间纷争的超脱;而“下视云中两两苔”则是从高处俯瞰,看到云端间或许可供居住的苔藓之地,增添了一种遥远和宁静的意境。
整首诗通过对隐者生活细节的描绘,以及对自然景观的感受和想象,展现了一个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理想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