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重朱夫子,依然见古人
出处:《送朱先辈尉庐陵》
唐末宋初 · 徐铉
我重朱夫子,依然见古人。
成名无愧色,得禄及慈亲。
莫叹官资屈,宁论活计贫。
平生心气在,终任静边尘。
成名无愧色,得禄及慈亲。
莫叹官资屈,宁论活计贫。
平生心气在,终任静边尘。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我:第一人称代词,指诗人自己。重:尊敬,重视。
朱夫子:指朱熹或其他有学问的古人。
古人:古代贤人。
无愧色:没有惭愧的表情,表示坦然。
得禄:得到俸禄,指收入。
及:惠及,包括。
慈亲:慈祥的父母。
官资:官职级别。
屈:低微,不足。
宁论:何须谈论,不必在意。
活计:生计,谋生手段。
心气:志向和气概。
在:存在,坚持。
终任:终身担任,致力于。
静边尘:宁静的边疆,偏远的地方。
翻译
我敬仰朱夫子,仍然能见到古人的风范。取得成就无需羞愧,所得俸禄能让慈爱的双亲安享。
不要感叹官职微小,更不必忧虑生活清贫。
一生的心志不改,甘愿在宁静的边疆默默奉献。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知识分子对朋友离去的感慨和祝愿。开篇“我重朱夫子,依然见古人”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敬仰之情,朱夫子可能是当时有名的人物,或许在学术或道德上颇具声望。接下来,“成名无愧色,得禄及慈亲”则透露出这位朋友不仅自身有所建树,而且对家庭也有所贡献,这里的“成名”指的是名声和地位的建立,而“得禄”则意味着他能够获得合适的职位,以供养家人。
诗的后半部分,“莫叹官资屈,宁论活计贫”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未来生活的祝愿。这里的“莫叹官资屈”劝诫朋友不要抱怨自己的仕途不顺,而“宁论活计贫”则是希望他能安于清贫,不为物欲所累。
最后,“平生心气在,终任静边尘”显示了诗人对于友人的理解和尊重。他认为朋友一生的志向和抱负仍然存在,即使到了老年,也愿意让他安静地生活在边远的地方,享受清贫的淡泊生活。
整首诗流露出对朋友深厚的情谊,以及对其高洁人格的赞赏。同时,它也反映出作者本人对于名利和个人修养的看法,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理想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