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深泻涧泉长响,地暖凌寒草不凋
出处:《剑浦道中二首 其二》
宋 · 李纲
此去平津路匪遥,岭云溪雨自萧萧。
山深泻涧泉长响,地暖凌寒草不凋。
放逐却教穷水石,登临因得狎渔樵。
谁怜泽畔人憔悴,更把骚辞赋大招。
山深泻涧泉长响,地暖凌寒草不凋。
放逐却教穷水石,登临因得狎渔樵。
谁怜泽畔人憔悴,更把骚辞赋大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平津路上所见的自然景色与内心感受。首联“此去平津路匪遥,岭云溪雨自萧萧”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旅途中的景象,远处的山岭被云雾笼罩,溪流细雨自顾自地飘洒,营造出一种清幽而略带寂寥的氛围。
颔联“山深泻涧泉长响,地暖凌寒草不凋”进一步展开画面,山涧深处泉水潺潺,回响不绝,即便是在寒冷的季节里,大地温暖,绿草依然生机勃勃,展现出自然界生命力的顽强。
颈联“放逐却教穷水石,登临因得狎渔樵”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与内心的自由。即使被放逐,也能在山水间找到心灵的归宿;登高望远,与渔夫樵子为伴,享受着自然的乐趣与生活的宁静。
尾联“谁怜泽畔人憔悴,更把骚辞赋大招”则流露出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感慨与对理想追求的坚持。面对人生的困顿,诗人并未放弃,反而以屈原的《离骚》为灵感,表达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和对未来的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刻的人生思考,既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是对个人命运与精神追求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