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欲为天人开眼目,正须儒者旧须眉全文

欲为天人开眼目,正须儒者旧须眉

明末清初 · 陈恭尹
蒲团高坐此为谁,戴笠乘车各一时。
欲为天人开眼目,正须儒者旧须眉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恭尹所作,名为《题翁小愚大参小影二首(其一)》。诗中描绘了两位身份迥异的人物——一位高坐蒲团,另一位则头戴斗笠,乘坐车辆,各自在不同的时刻和情境中活动。诗人通过对比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人生多样性的思考与感慨。

首句“蒲团高坐此为谁”,描绘了一位静坐于蒲团之上的人物形象,暗示其可能是一位修行者或隐士,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超脱世俗的生活方式。接着,“戴笠乘车各一时”则引入了另一幅画面,描述了一位头戴斗笠、乘坐车辆出行的人物,这可能代表了忙碌于尘世、追求功名利禄的形象。通过“各一时”的表述,诗人巧妙地指出了不同人物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下的生活状态,强调了人生的多面性和变化无常。

后两句“欲为天人开眼目,正须儒者旧须眉”,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前一句“欲为天人开眼目”表达了诗人希望引导人们超越世俗,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境界,即从物质世界走向精神世界的愿望。后一句“正须儒者旧须眉”则强调了儒家传统道德观念的重要性,认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依靠具有深厚儒家文化底蕴的人士来引领和实践。这里,“旧须眉”既是对传统儒家形象的描绘,也暗含着对传承和发扬儒家文化的呼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两种不同生活方式的描绘,以及对超越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价值和道德传统的深刻思考。它不仅反映了个人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也蕴含了对社会文化传承的重视,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哲学视角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