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在江宁得小驴,价高人说是名驹
出处:《柬人求驴子》
宋 · 刘克庄
闻在江宁得小驴,价高人说是名驹。
行时亦肯过桥否,饥后还能饮涧无。
不称金鞍驮侍女,只宜席帽载贫儒。
灞陵雨雪诗家事,乞与它年做画图。
行时亦肯过桥否,饥后还能饮涧无。
不称金鞍驮侍女,只宜席帽载贫儒。
灞陵雨雪诗家事,乞与它年做画图。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所作,名为《柬人求驴子》。诗中描绘了诗人向朋友索要一头小驴的情景,并通过对驴子的描述,抒发了自己对于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高雅事物的不屑一顾。
首句“闻在江宁得小驴,价高人说是名驹”表明诗人听闻到江宁有一头价格不菲的小驴,据说这是一匹著名的好马。但刘克庄并不追求这样的贵重之物,而是更偏爱平实而有用的东西。
“行时亦肯过桥否,饥后还能饮涧无”这两句诗写出了小驴的勤劳和朴素,它愿意随主人过桥,即使在饥饿之后也只需简单地喝涧水,无需奢侈的待遇。
“不称金鞍驮侍女,只宜席帽载贫儒”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名贵装饰的排斥。他认为这样的好马并不适合佩戴华丽的鞍具,侍奉富家小姐,而是更适合于朴素的生活,承载着清贫的书生。
最后,“灞陵雨雪诗家事,乞与它年做画图”则是诗人希望能在风雪中,与这头小驴共同度过一些时光,并希望这份平淡的生活能够被画家捕捉下来,成为一幅美丽的画作。
整首诗通过对小驴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简单、朴素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物质享受的超然。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希望自己的平凡生活能够被记录和传颂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