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念梦幻躯,处世不满百
我独惜春多,欲留春不得。
忆昨仕行都,亦屡逢春色。
王事多鞅掌,常苦无暇隙。
担上看桃李,负春长叹息。
每欲早归田,恨不生羽翼。
及至今得归,亦复少欢适。
平生无室庐,方且事工役。
老妻病累年,年来觉转剧。
百事总关心,十日九不怿。
把酒对东风,一春能几夕。
因念梦幻躯,处世不满百。
今日六十三,已是桑榆迫。
纵使到七十,能得几年客。
幸春有旧好,一笑常莫逆。
今既舍我归,动是经年隔。
聊复倒离樽,与春话胸臆。
我方葺园亭,随分足泉石。
准拟共东君,著此几两屐。
丁宁春早回,莫使常相忆。
今宵已拚醉,坐待东方白。
明旦各分飞,断肠芳草碧。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春去:春天离去。惜:惋惜。
仕行都:在京都做官。
鞅掌:事务繁忙。
负:背负。
恨:遗憾。
室庐:房屋。
工役:劳作。
病累年:病痛多年。
怿:愉快。
东风:春风。
梦幻躯:虚幻的身体。
桑榆迫:接近晚年。
客:客人,这里指春光。
莫逆:知己。
离樽:离别时的酒杯。
葺:修缮。
东君:春神。
几两屐:轻便的木屐。
丁宁:叮嘱。
拚醉:决心喝醉。
东方白:东方破晓。
断肠:心碎。
芳草碧:青翠的芳草。
翻译
三月三十日,春光已逝人惋惜。唯我独怜春,想留住却无计。
回想去年在京城,也多次遇见春色。
公务繁重难脱身,常感无暇赏春色。
肩挑桃李花,心中满是对春的叹息。
常想早日归田园,只恨羽翼未生。
如今终于归乡,却少了几分欢畅。
一生无家业,忙于劳作不停歇。
老妻多年病患,病情逐年加重。
万事牵心,十日九忧愁。
举杯对春风,一个春天能有多少夜晚。
想起人生如梦,世间不过百年。
现年六十三,垂暮之年近眼前。
即使活到七十,又能享受多少春光。
幸好春意尚存,一笑间忘却烦恼。
如今她已离去,分离便是经年。
暂且倒满酒杯,与春共诉心声。
我正修整园亭,只想亲近山水。
期待与春同游,穿着木屐漫步。
叮嘱春早早归来,别让我常常思念。
今晚已决定一醉方休,静待东方破晓。
明日各自东西,芳草萋萋令人断肠。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眷恋和深切感慨。开篇便抒发了春去之际的惆怅,诗人独自珍视春光,却无法留住时光的脚步。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怀念,更是对青春岁月的无奈。
诗中“忆昨仕行都,亦屡逢春色”表达了诗人在仕途上的经历,每当遇到春天,都能感受到一份难得的美好。然而,“王事多鞅掌,常苦无暇隙”则透露了忙碌于官场而无法尽情享受春色的遗憾。
“担上看桃李,负春长叹息”是诗人在工作间隙中偷得片刻,抬头观赏桃李之景,不禁发出长叹,感慨万千。接着,“每欲早归田,恨不生羽翼”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现实中的无奈。
“及至今得归,亦复少欢适”显示即便是回到了家乡,也未能得到心中所求的满足。家庭和个人健康的问题接踵而来,“平生无室庐,方且事工役。老妻病累年,年来觉转剧”让诗人深感忧虑。
“百事总关心,十日九不怿”是对家事繁多、妻子病痛的担忧,而“把酒对东风,一春能几夕”则是一种无奈中带着些许自我安慰的诗句。
接下来,“因念梦幻躯,处世不满百。今日六十三,已是桑榆迫。纵使到七十,能得几年客”表达了对生命有限和人生无常的感悟,而“幸春有旧好,一笑常莫逆”则是在这个过程中,诗人依然珍惜与春天的情感。
“今既舍我归,动是经年隔。聊复倒离樽,与春话胸臆。我方葺园亭,随分足泉石。准拟共东君,著此几两屐”是一种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和规划,同时也是一种与自然和解、自我安慰的态度。
最后,“丁宁春早回,莫使常相忆。今宵已拚醉,坐待东方白。明旦各分飞,断肠芳草碧”是诗人对友人的叮嘱,以及自己在酒后等待清晨的景象和内心的感受。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眷恋与惆怅,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家庭以及个人理想之间微妙关系的深刻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