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吟弄趣,洒落霁光胸
天连千障合,水可四溟通。
我友二三子,他年十八公。
逍遥吟弄趣,洒落霁光胸。
傲睨芸香里,醉眠花影中。
文章解迁史,诗律更涪翁。
与酒交逾密,为花谋必忠。
鹤琴清夜警,莺燕暮春讧。
冰释契杜预,露晞询巩丰。
几能知至至,学贵不同同。
山水清音有,园林胜事穷。
注释
濂溪:指周敦颐,北宋理学家。凝式风:形容人孤高不群。
千障:形容山峰众多。
四溟:四海,形容广阔无垠。
十八公:古代官职名,这里可能指有成就的人。
霁光:雨后或雪后的晴朗阳光。
芸香:书香,代指书籍。
涪翁:黄庭坚,宋代诗人。
鹤琴:以鹤羽装饰的琴,象征高雅。
巩丰:可能指历史人物,具体未详。
至至:深入透彻。
清音:自然界的清脆声音,比喻高雅之音。
胜事:美好的事情,佳事。
翻译
我如同濂溪先生般质朴,他人嘲笑我如凝式风的孤高。天空与千座山峰相连,水却能通向四海无边。
我的朋友们,其中有位将来会成为十八公的人物。
我们自由自在地吟诗作乐,胸中充满晴朗的光芒。
在花丛中傲视群芳,醉卧花影之中。
我精通文章,尤其理解迁史的深意,诗律方面更是推崇涪翁。
我与酒的关系亲密,为花儿策划之事必定尽心尽力。
夜晚,鹤琴的清音唤醒沉思,暮春时节,莺燕纷飞引发感慨。
像杜预那样洞察一切,又如巩丰般善于询问和学习。
我们追求的是对事物深入理解,学习贵在独特而非相同。
山水间的清音无尽,园林中的美景令人穷究不已。
鉴赏
这首诗是由南宋诗人许月卿所作,名为《暮春联句九首(其五)》。从诗的内容来看,它反映了诗人与友人在自然景物中畅游吟咏的情趣,以及对文章、诗歌艺术的追求和醉心于山水园林之美的态度。
“濂溪”指的是唐代著名的道教圣地,象征着清幽与超脱。诗人自比为“濂溪拙”,表明自己对世俗纷争保持超然的态度。而“人嗤凝式风”则显示了当时人们对于诗人的不解和嘲笑。
接下来的“天连千障合,水可四溟通”描绘了一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情景,天地万物之间的界限似乎被打破,一切都变得畅通无阻。这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表达了对自由和超脱尘世的向往。
“我友二三子,他年十八公”则是描绘与朋友相处的情景,朋友之中有年轻有才华者,共同享受着文学艺术带来的乐趣。
“逍遥吟弄趣,洒落霁光胸”表现了诗人在自然界中自由自在地吟咏、玩味的快乐,以及内心世界的澄明和纯净。"傲睨芸香里,醉眠花影中"则是对这种生活态度的一种形象化描述,既有对美好事物的享受,也有对世俗尘嚣的超越。
“文章解迁史,诗律更涪翁”表明了诗人对于文学艺术的追求和修养,他们不仅仅是简单地叙述历史,更是在探索和创新诗歌的韵律。"与酒交逾密,为花谋必忠"则显示出对友情和美好事物的珍视与忠诚。
“鹤琴清夜警,莺燕暮春讧”中,“鹤琴”代表着高洁的艺术追求,而“清夜警”则是这种追求在宁静夜晚中的觉醒。“莺燕”指的是小鸟,它们在暮春时节的鸣叫,被比作诗人和友人们在这个季节中对美好事物的感受和讨论。
最后,“冰释契杜预,露晞询巩丰”可能是在用自然景象来比喻文学艺术上的顿悟和深入理解。"几能知至至,学贵不同同"表达了诗人对于追求真理和个性化学习的重视。而"山水清音有,园林胜事穷"则是对自然美景与文化积淀丰富生活的一种赞颂。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与友人的交游吟咏,展现了诗人对于文学艺术的深厚情感和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