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我夫妻父子,不得永诀
出处:《寄衣篇》
清 · 张作楠
虫唧唧,催刀尺。
念游子,泪沾臆。
冬成衣,寄北平,北平风高妾心惊。
念我夫子久作客,日日计归程。
再拜告丈人,为我寄衣到塞北。
岁岁寄衣,不见夫归。
不见夫归心恻恻。
一在南,一在北,使妾长相忆。
丈人将衣去,归客将书来。
读未数行,举家悲哀。
夫子有遗言,言寄妻若子。
远客二十年,财亡身又兀。
我病尔不知时,我死尔不知日。
尔饥尔寒谁视尔,与尔永诀凭片纸。
萋若子,顿足号且呼,不见故夫,但见手书。
持书于邑,肝肠断绝。
尔病我不知时,尔死我不知日。
使我夫妻父子,不得永诀。
妻哭夫兮,子哭父。
母哭儿孤,儿哭母苦。
三千里外雪霏霏,谁收尔骨归黄土。
念游子,泪沾臆。
冬成衣,寄北平,北平风高妾心惊。
念我夫子久作客,日日计归程。
再拜告丈人,为我寄衣到塞北。
岁岁寄衣,不见夫归。
不见夫归心恻恻。
一在南,一在北,使妾长相忆。
丈人将衣去,归客将书来。
读未数行,举家悲哀。
夫子有遗言,言寄妻若子。
远客二十年,财亡身又兀。
我病尔不知时,我死尔不知日。
尔饥尔寒谁视尔,与尔永诀凭片纸。
萋若子,顿足号且呼,不见故夫,但见手书。
持书于邑,肝肠断绝。
尔病我不知时,尔死我不知日。
使我夫妻父子,不得永诀。
妻哭夫兮,子哭父。
母哭儿孤,儿哭母苦。
三千里外雪霏霏,谁收尔骨归黄土。
鉴赏
这首清代张作楠的《寄衣篇》描绘了一位女子对远方游子的深深思念和担忧之情。诗中通过虫鸣声引发对缝制衣物的情景,表达了女子对丈夫的牵挂,她担心北平的严寒会让他受苦。女子恳求丈人帮忙寄衣至塞北,然而年复一年,丈夫却未能归来,她的心中充满了悲痛和期待。
诗中反复强调南北相隔的遥远,以及由此带来的无法相见的痛苦,"一在南,一在北,使妾长相忆",表现出夫妻之间深深的思念。当丈人带着衣物离去,女子收到的只是丈夫的书信,读到其中的遗言,她感到无比哀伤,因为丈夫在外漂泊多年,生活困苦,甚至预感到了生离死别。
最后,全家人沉浸在悲伤之中,子女们哭喊着失去父亲或母亲,而千里之外的雪景更增添了凄凉。整首诗情感深沉,展现了家庭的离散之痛和生死别离的无奈,具有强烈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