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耳能致千里客,相如竟辍万金产
出处:《景南将赴武昌道出剡溪戏成赠行》
宋 · 赵汝腾
丈夫未遇时,流俗多白眼。
张耳能致千里客,相如竟辍万金产。
方子一世英,要路争力挽。
行行取侯封,何必守蠹简。
张耳能致千里客,相如竟辍万金产。
方子一世英,要路争力挽。
行行取侯封,何必守蠹简。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流俗:指社会上一般的风气或普通人。白眼:表示轻视、不屑的眼光。
张耳:战国时期赵国名士,善于招揽人才。
相如:指司马相如,西汉辞赋家,曾有万金之富。
一世英:形容非常杰出的人物。
要路:关键的职位或重要路径。
侯封:古代封爵,如侯爵。
蠹简:泛指古籍,因虫蛀而残破的竹简。
翻译
当一个男人还未遇到机遇时,世俗之人常会对他投以轻蔑的目光。像张耳那样能吸引千里之遥的宾客,司马相如也曾放弃过巨额财富。
方子堪称一代英雄,他要在重要的位置上奋力争取。
步步晋升爵位,何必要拘泥于死板的书籍之中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未遇伯乐的丈夫,身处世俗之中,常遭冷眼。诗人以张耳和司马相如为例,前者能招揽千里之才,后者曾放弃豪富生活以求仕途。诗人接着称赞主人公方子,他是当世英雄,不甘于平庸,决心在仕途上奋力争取高位,而非拘泥于书斋中的贫贱生活。整首诗表达了对主角积极进取、不甘平凡的赞赏,以及对世俗偏见的不屑。赵汝腾通过此诗,激励友人勇敢追求自己的目标,展现出宋代文人士大夫的志向与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