荻箔争收茧,瓢轮斗卷丝
出处:《缲丝曲》
宋 · 徐照
荻箔争收茧,瓢轮斗卷丝。
未充身上著,先卖给朝饥。
未充身上著,先卖给朝饥。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荻箔:古代用荻草编织的养蚕的箔子。争收:争相采摘、收集。
瓢轮:古代用来卷取蚕丝的工具,形状像瓢。
朝饥:朝廷或官府中的饥民。
翻译
农人们争着收割蚕箔上的茧子,用瓢轮快速地卷取蚕丝。这些还没来得及穿在自己身上保暖的衣物,就被优先卖给了朝廷饥饿的人们。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农村中蚕丝采集和交易的场景。"荻箔争收茧",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农妇们忙碌地在芦苇箔上收集新出的蚕茧,场面热烈而有序。"瓢轮斗卷丝"则进一步刻画了缫丝的过程,用瓢状工具快速卷取蚕丝,动作敏捷,竞争激烈。然而,这些辛苦劳作的成果并未首先用于个人衣着,"未充身上著",而是优先供应朝廷,体现了当时社会对官府贡赋的重视和农民的奉献精神。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细节描绘,反映了古代农村生活的艰辛与民生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