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公一拜敬亭祠,五马旋归下散丝
出处:《送崔使君萧山祷雨甘泽遽降》
唐 · 李群玉
谢公一拜敬亭祠,五马旋归下散丝。
不假土龙呈夭矫,自然石燕起参差。
预听禾稼如云语,应有空濛似雾时。
已向为霖报消息,颍川徵诏是前期。
不假土龙呈夭矫,自然石燕起参差。
预听禾稼如云语,应有空濛似雾时。
已向为霖报消息,颍川徵诏是前期。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谢公:指谢安,东晋名臣。敬亭祠:古代的一座祠庙。
散丝:柳絮。
土龙:古人祈雨时所造的土塑龙。
夭矫:形容龙或鸟的姿态矫健。
石燕:传说中的石制燕子,象征风雨。
禾稼:泛指农作物。
云语:比喻作物生长的声音。
空濛:形容雾气迷茫。
为霖:指下雨。
徵诏:皇帝的征召令。
前期:预先的安排或预期。
翻译
谢公前来敬拜敬亭祠,骑着五匹马归去,沿途飘落着柳絮。无需借助土龙来展现姿态,石燕自然地飞舞,高低错落。
仿佛能听见稻谷如云般交谈,也许会有朦胧如雾的时刻。
他已经预告了甘霖的到来,颍川的征召是他即将履行的使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前往萧山进行求雨祈祷的场景,反映了古人通过祭祀来乞求自然恩赐的信仰与行为。诗中不仅有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也表现出作者对于天气变化和农业生产的关注。
"谢公一拜敬亭祠,五马旋归下散丝"一句,通过“谢公”这一尊称,表达了对官员的敬意,同时描绘出了仪式结束后官员骑乘着五匹马缓缓返回的情景。"不假土龙呈夭矫,自然石燕起参差"则展示了作者对于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无需借助人工装饰,山川天然即是最美的风景线条。
接下来的两句"预听禾稼如云语,应有空濛似雾时"表达了一种期待与希望,期盼着雨水的降临能给农作物带来滋润。最后两句"已向为霖报消息,颍川徵诏是前期"则说明了求雨祈祷活动已经产生了效果,天降甘霖,为农事带来了好消息。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清新,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农业生产的关怀,展现了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