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言阻遐阔,所贵在相知
揽泣固无趣,衔杯空尔为。
流云春窈窕,去水暮逶迤。
行舟忽东泛,归骑亦西驰。
秦地多芳草,江潭有桂枝。
谁言阻遐阔,所贵在相知。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丈夫:指有担当的男人,这里特指大丈夫。达士:通达明智的人。
固:本来,确实。
衔杯:拿着酒杯。
遐阔:遥远广阔。
所贵:真正重要的。
翻译
大丈夫不必常感叹离别,通达之人自然能安于平凡。拥抱哭泣毫无乐趣,饮酒也只是徒然。
春天的流云轻盈曼妙,傍晚的流水蜿蜒曲折。
行船忽然向东漂浮,回家的马匹向西疾驰。
秦国大地满眼芳草,江边潭水映照着桂枝。
谁说距离遥远会阻碍,真正珍贵的是彼此的了解和情谊。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崔湜所作,名为《赠苏少府赴任江南余时还京》。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期待重逢之情。
“丈夫不叹别,达士自安卑。”开篇即设立了一种豁达的情怀,丈夫(这里指的是有修养的人)面对离别时不会过分感慨,因为内心的平静与自信足以让他们接受现实。这样的态度是诗人所赞美的。
“揽泣固无趣,衔杯空尔为。”揽泣,即吞咽眼泪,不忍心直言离别之痛;衔杯,则是一种比喻,形容朋友之间的情谊如同品尝美酒一般珍贵。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表现了对友情的珍视。
“流云春窈窕,去水暮逶迤。”这两句描绘了一幅春天景象,云似雾般轻盈而过,河水在黄昏时分外缓缓流淌。这样的自然写实,不仅映衬了离别之情,也为诗歌增添了一份淡远的意境。
“行舟忽东泛,归骑亦西驰。”此处描绘的是分别之后各自赶路的情景,船只随波逐流向东而去,骑者则策马西奔。这样的对比强化了离别之痛,同时也体现了友人各有所托,不得不行的无奈。
“秦地多芳草,江潭有桂枝。”这两句转换了一种景象,从北方的秦地到南方的江潭,分别点出了地方特有的自然美景。芳草和桂枝都是传统中表达高洁与芬芳之物的意象。
“谁言阻遐阔,所贵在相知。”最后,诗人提出一个质疑,然后给出自己的答案——虽然空间上的远离会带来种种不便,但真正珍贵的是心灵之间的相知与理解。这样的表述,既是对友情的一种肯定,也是诗歌主题的深化。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感慨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朋友离别时复杂的情感和高洁的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