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行惬静便,惜不吾友拉
出处:《五日独游道场山却简谷函》
清 · 王又曾
晓榜夹山瀁,蒲岸深吠蛤。
未传林际磬,早涌船头塔。
螺髻翳轻纱,云日递吐纳。
泥巷耕牸卧,秧扉蚕妇阖。
升麓苔磴纡,到寺风泉杂。
山门尽胜概,曷用众峰踏。
苦茗僧自供,清言竹为答。
榴朵艳道场,萧然悦尘榻。
意行惬静便,惜不吾友拉。
惟吟坡老诗,罄我三升榼。
未传林际磬,早涌船头塔。
螺髻翳轻纱,云日递吐纳。
泥巷耕牸卧,秧扉蚕妇阖。
升麓苔磴纡,到寺风泉杂。
山门尽胜概,曷用众峰踏。
苦茗僧自供,清言竹为答。
榴朵艳道场,萧然悦尘榻。
意行惬静便,惜不吾友拉。
惟吟坡老诗,罄我三升榼。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时分诗人独自游览道场山的景象。他沿着夹山的小路前行,听到岸边的蛤蜊叫声,远处寺庙的钟声还未传来,而船头的塔影已映入眼帘。山色如螺髻轻纱,云日交替,显得清新宁静。农人在田间劳作,蚕妇关上了养蚕的门扉。上山之路曲折,沿途风声泉响,山门处景色优美,无需再攀登其他峰峦。僧人供应苦茶,竹林间的交谈声回应着诗人的话语。鲜艳的石榴花点缀在道场,使人心境愉悦。尽管独自欣赏美景,诗人仍遗憾未能邀请朋友同游。最后,他只能通过吟诵坡老的诗篇,以表达心中的满足和对友情的向往。整首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友情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