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礼同归一中尔,何当中立而不倚
出处:《题陈宗元立斋》
宋 · 曾丰
人言礼起于太一,吾言礼止于皇极。
强名皇极体何如,卓然万象中间立。
流年鼎鼎三十馀,古人有立君可无。
克己未追颜所复,过庭犹学鲤之趋。
五礼同归一中尔,何当中立而不倚。
膰肉无来孔子行,皮冠不设虞人止。
区区行止未足轻,扩充更可轻死生。
黄垆在前始易箦,白刃垂下犹结缨。
一有所立百无抗,砥柱中当拍天浪。
千古不磨立斋名,泰山北斗在头上。
强名皇极体何如,卓然万象中间立。
流年鼎鼎三十馀,古人有立君可无。
克己未追颜所复,过庭犹学鲤之趋。
五礼同归一中尔,何当中立而不倚。
膰肉无来孔子行,皮冠不设虞人止。
区区行止未足轻,扩充更可轻死生。
黄垆在前始易箦,白刃垂下犹结缨。
一有所立百无抗,砥柱中当拍天浪。
千古不磨立斋名,泰山北斗在头上。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丰的作品《题陈宗元立斋》。诗人以独特的视角探讨了礼仪的本质和意义,认为礼仪并非始于太一,而应止于皇极,强调皇极作为礼仪的核心地位。他赞扬陈宗元在纷繁万象中能坚守自己的原则,如同卓然独立的高山。
诗人提到时间流转,古人虽有设立君主的必要,但个人修养同样重要,如颜回的克己复礼和孔子的实践。他认为礼仪并非形式主义,而是内在精神的体现,如不用膰肉祭祀孔子,不戴皮冠象征虞人的职位。诗人强调个人行为的影响力,即使面临生死危机,也能坚守立场,如黄垆换箦、白刃当前仍保持尊严。
最后,诗人以砥柱中流和泰山北斗为喻,赞美陈宗元的坚定立场,他的名字将永载史册,如同立斋之名,成为后世敬仰的榜样。整首诗语言凝练,寓意深远,展现了对高尚人格和礼仪精神的崇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