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时酌我百壶酒,为汝醉草垂天云
出处:《刘远笔》
金 · 元好问
老㕙力能举玉杵,文阵挽强犹百钧。
惜哉变化太狡狯,向也褐衣金虎文。
宣城诸葛寂无闻,前后两刘新策勋。
谢郎神锋恨太隽,虽然岂不超人群。
三钱鸡毛吐古坟,尖奴定能张吾军。
何时酌我百壶酒,为汝醉草垂天云。
惜哉变化太狡狯,向也褐衣金虎文。
宣城诸葛寂无闻,前后两刘新策勋。
谢郎神锋恨太隽,虽然岂不超人群。
三钱鸡毛吐古坟,尖奴定能张吾军。
何时酌我百壶酒,为汝醉草垂天云。
鉴赏
这首诗《刘远笔》由元好问在金末元初时期创作,通过生动的比喻和鲜明的对比,展现了对艺术与才华的深刻洞察。
首句“老㕙力能举玉杵”,以老㕙(传说中的大力士)举起玉杵的形象,象征着非凡的力量与技艺。接着,“文阵挽强犹百钧”一句,将文人比作战场上拉弓射箭的勇士,强调了他们创作时的力度与决心。
“惜哉变化太狡狯,向也褐衣金虎文”两句,表达了对艺术变化多端的赞叹,同时也暗含了对某些作品过于复杂或难以理解的惋惜。这里“褐衣金虎文”可能是指作品中既有朴素的表达,又有华丽的装饰,形成鲜明对比。
“宣城诸葛寂无闻,前后两刘新策勋”两句,通过历史人物的典故,赞美了两位刘姓艺术家的功绩,同时也暗示了他们的成就被后世所遗忘,强调了艺术传承的重要性。
“谢郎神锋恨太隽,虽然岂不超人群”则通过谢郎(可能指谢灵运)的例子,表达了对才华出众者的敬佩,同时也指出即使再杰出的艺术家,也可能在人群中显得独特而超凡。
“三钱鸡毛吐古坟,尖奴定能张吾军”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描述了艺术家通过微小的事物(如鸡毛)就能揭示出古老的故事,以及他们能够激发更多艺术创作的潜力。
最后,“何时酌我百壶酒,为汝醉草垂天云”表达了诗人渴望与艺术家们共享美酒,共同创造超越云霄的艺术作品的愿望,体现了他对艺术合作与交流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艺术家的才华与创造力,还探讨了艺术的传承、创新以及与他人的合作,展现了元好问对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